读知识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一琴一鹤

一琴一鹤

赵抃(biàn变)匹马入蜀事。赵抃(1008-1084年)衢州西安(今浙江衢县)人,字阅道,号知非子。仁宗景祐进士。仕州县,以治绩召为殿中侍御史。出知睦州,移梓州路转运使,改益州。巡察所属州县,考核官吏治绩,无所不至。百姓欣喜,奸吏惧服。又自奉俭朴,蜀中风俗为之一变。召为右司谏。赵抃与唐介、吕诲、范师道一起曾上书二十余次,揭发副枢密使陈升之奸邪、交结宦官事。结果,陈升之被迫去职,赵抃等上书人也被罢黜。赵抃贬为虔州知州。此后历任度支副使、河北都转运使等职。英宗治平(1064年)初改知成都府。赵抃刚到成都时,见有聚为妖祀(祭祀)的,就以法严治,首恶必纠,胁从宽释,蜀地百姓十分高兴。英宗曾说:“赵抃为成都中和之政”。神宗即位后,赵抃被召知谏院。按照惯例,近臣从成都任职回朝后,必定提拔大用,多在中书省或枢密院任要职,而赵抃却授予谏官,大臣多不明白。神宗说:“我要靠他进谏,暂时任用为谏官,对以后的晋升没什么影响。”赵抃向神宗致谢,神宗说:“朕听说你匹马入蜀,以一琴一鹤自随,为政简易,这是值得称道的。”不久,便提拔他做了参知政事。赵抃深深感激神宗的知遇之恩,凡朝中有不协调的事,必秘密上奏,告知皇上。神宗则亲自起草诏书,答复并表扬他。

【出典】:

宋史》卷316《赵抃传》10323页:“神宗立,召知谏院。故事,近臣还自成都者,将大用,必更省府,不为谏官。大臣以为疑,帝曰:‘吾赖其言尔,苟欲用之,无伤也。’及谢,帝曰:‘闻卿匹马入蜀,以一琴一鹤自随,为政简易,亦称是乎?’未几,擢参知政事。抃感顾知遇,朝政有未协者,必密启闻,帝手诏褒答。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苏轼《题李伯时画赵景仁琴鹤图》:“清献(赵抃谥清献)先生无一钱,故应琴鹤是家传。”


并列 指为官清正廉洁。史载宋·赵抃任成都转运使,到任时随身只带一琴一鹤。元·无名氏《冯玉兰》1折:“你把那行装整顿,无过是~紧随身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为官品质方面。


【词语一琴一鹤】  成语:一琴一鹤汉语词典:一琴一鹤

猜你喜欢

  • 绵瓞

    同“瓜绵”。前蜀杜光庭《代人请归姓表》:“巍峨帝绪,须承绵瓞之宗;浩荡皇基,难杂蓬门之子。”【词语绵瓞】   汉语大词典:绵瓞

  • 张翰莼

    同“张翰脍”。清袁枚《归舟四泊锡山喜晤拙修小宰别后却寄四十韵》:“为奉潘安母,归寻张翰莼。”

  • 西子五湖

    同“西子扁舟”。宋杨冠卿《贺新郎.秋日乘风过垂虹时与一羽士俱》词:“西子 五湖归去后,泛仙舟,尚许寻盟否?风袂逐,片帆举。”

  • 弊屦

    源见“坠屦”。谓不可轻弃的故旧。《北齐书.高德政传》:“魏静帝曰:‘人念遗簪弊屦,欲与六宫别,可乎?’乃入与夫人嫔御以下诀别,莫不欷歔掩涕。”【词语弊屦】   汉语大词典:弊屦

  • 竖子

    源见“病入膏肓”。指病魔。宋陆游《小疾偶书》诗:“竖子何劳一除扫,区区犹欲恃膏肓。”【词语竖子】   汉语大词典:竖子

  • 一发双连

    三国魏.曹植《曹植集》卷三《名都篇》:“斗鸡东郊道,走马长揪间。驰骋未及半,双兔过我前。揽弓捷鸣镝,长驱上南山。左挽因右发,一纵两禽连。”三国时,曹植在他的《名都篇》中,描写了京洛少年打猎时一箭射中两

  • 补天

    源见“女娲补天”。喻挽回世运。南朝 梁陆倕《新漏刻铭》:“业类补天,功均柱地。”【词语补天】   汉语大词典:补天

  • 雄飞雌伏

    《太平御览》卷二五三引《东观汉记》:“赵典兄子温,初为京兆郡丞,叹曰:‘大丈夫生当雄飞,安能雌伏!’遂弃官而去。后官至三公。”《后汉书.赵典传》附“赵温”:“温字子柔,初为京兆丞,叹曰:‘大丈夫当雄飞

  • 翘足引领

    举足伸颈,比喻热切盼望。《文选.陈琳.檄吴将校部曲文》:“是以立功之士,莫不翘足引领,望风响应。”并列 踮起脚跟,伸长脖颈。形容热切盼望。汉·陈琳《檄吴将校部曲文》:“是以立功之士,莫不~,望风响应。

  • 四杰

    唐高宗李治时,王勃、杨炯、卢照邻、骆宾王四人齐名。文章工于骈俪,世号“初唐四杰”。见《新唐书.王勃传》。后代也多有以齐名四人称“四杰”的,如明初高启、杨基、张羽、徐贲称“四杰”。见《明史.高启传》。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