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劳燕分飞

劳燕分飞

乐府诗集》卷六十八《东飞伯劳歌》:“东飞伯劳西飞燕,黄姑织女时相见。”

伯劳,鸟名,据说此鸟性喜独栖。黄姑、织女,均为星宿名。黄姑星一说指河鼓星,在牵牛北;一说即牵牛星,从诗意度之,似释牵牛星为善。古辞二句描写自然界的分合离聚现象。后因以“劳燕分飞”比喻亲人或朋友的别离。

元.王实甫《西厢记》二本四折:“他那里思不穷,我这里意已通,娇鸾雏凤失雌雄;他曲未终,我意转浓,争奈伯劳飞燕各西东,尽在不言中。”


主谓 伯劳、燕子各自分飞。语本《乐府诗集·杂曲歌辞八·东飞伯劳歌》:“东飞伯劳西飞燕,黄姑织女时时见。”比喻离别。胡山源《散花寺》:“如果和另一个人要好了,那原来要好的,原会生气、吵架,闹得不可开交,不能使对方回心转意,恢复旧好,就一定~,各奔前程。”△多用于恋人。→鸾凤分飞 鸾分凤离 东劳西燕 ↔鹊桥相会


劳燕分飞”旧时喻指亲朋分离,今多喻指男女相恋或婚后分手。

为什么说是 “劳燕”呢?

“劳”,指伯劳鸟,又名 “伯赵”。 “伯赵”又是古代的一种官名。《左传·昭公十七年》: “伯赵氏,司至者也。”杜注: “伯赵,伯劳也。以夏至鸣,冬至止。”疏: “此鸟以夏至来鸣,冬至止去,故以名官,使之主二至也。”由此可知, “伯赵”这种官是主管夏至、冬至 “二至”时令事情的; 而 “伯劳”( 伯赵) 这种鸟,是夏至时来鸣而到冬至时又飞走了的。根据此鸟特性,人们把冬至以后环境不适而飞走,比喻成男女间环境不适 ( 感情不睦) 而离开,因而称之为“劳燕分飞”。

此语出自古乐府 《东飞伯劳歌》: “东飞伯劳西飞燕,黄姑 ( 牵牛) 织女时相见。”由诗而知, “伯劳”亦是一种燕,故谓之 “劳燕”。“东飞”、“西飞”,故谓之 “分飞”。


【词语劳燕分飞】  成语:劳燕分飞汉语词典:劳燕分飞

猜你喜欢

  • 延津之合

    同“延津剑合”。清余怀《板桥杂记.轶事》:“扫眉才子,慧业文人,时节因缘,不得不为‘延津之合’矣。”见“延津剑合”。清·余怀《板桥杂记·轶事》:“扫眉才子,慧业文人,时节因缘,不得不为~矣。”【词语延

  •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

    《论语.颜渊》:“齐景公问政于孔子,孔子对曰:‘君君,臣臣,父父,子子。’”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,孔子说:“做君主的要像君主的样子,做臣子的要像臣子的样子,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,做儿子的要像儿子

  • 步雪履穿

    源见“东郭履”。形容穷困潦倒。唐王维《送郑王赴任新都序》:“牵衣肘见,步雪履穿,获戾由忠,是贫非病。”【词语步雪履穿】  成语:步雪履穿汉语大词典:步雪履穿

  • 寿樗

    源见“樗栎”。老臭椿木。喻老而无用之材。多用为谦词。清 梁章鉅《归田琐记.张孟词贡士》:“华暂芬优钵,材偏耻寿樗。”【词语寿樗】   汉语大词典:寿樗

  • 三马同槽

    《晋书.宣帝纪》:“〔曹操〕又尝梦三马同食一槽,甚恶焉。因谓太子丕曰:‘司马懿非人臣也,必预汝家事。’”三马,指司马懿、司马师、司马昭;一槽,指曹氏。后因以“三马同槽”为外姓谋位之典。顾馀《咏古四律》

  • 王粲哀

    《文选》卷二十三王仲宣(粲)《七哀诗二首》其一:“西京乱无象,豺虎方遘患。……出门无所见,白骨蔽平原。路有饥妇人,抱子弃草间。顾闻号泣声,挥涕独不还。……南登霸陵岸,回首望长安。悟彼下泉人,喟然伤心肝

  • 祖述尧舜,宪章文武

    祖述:谓奉行其道。尧舜:唐尧虞舜。宪章:法制。这里用如动词,是守其法制的意思。文武:周文王、武王。 奉行尧舜之道,遵循文武之法。这是古代儒家的传统立场。语出《汉书.艺文志.诸子略》:“儒家者流,游文

  • 八砖学士

    唐.李肇《翰林志》:“北厅前阶有花砖道,冬中日影及五砖,为入直之候。李程性懒,好晚入,恒过八砖乃至,众呼为八砖学士。”唐.翰林学士李程性情懒惰,按照当时的朝规,日影至阶前五砖是官吏上朝的时候,可是他每

  • 阿蛮

    宋乐史《杨太真外传》卷上:“时新丰初进女伶谢阿蛮,善舞,上与妃子钟念,因而受焉。”后以“阿蛮”泛指女伶。《古今小说.杨谦之客舫遇侠僧》:“马上琵琶催去急,阿蛮空恨艳阳春。”源见“樊素”。指唐代白居易家

  • 长弓射

    《宋书.王景文传》:“上稍为身后之计……而景文外戚贵盛,张永累经军旅,又疑其将来难信,乃自为谣言曰:‘一士不可亲,弓长射杀人。’一士,王字;弓长,张字也。”南朝.宋.明帝刘彧因为不信任王景文和张永,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