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安期遗舄

安期遗舄

42` 汉刘向列仙传.安期生》:“安期先生者,瑯琊 阜乡人也。卖药于东海边,时人皆言千岁翁。秦始皇东游,请见,与语三日三夜。赐金璧,度数千万,出于阜乡亭,皆置去,留书,以赤玉舄一双为报,曰:‘后数年,求我于蓬莱山。’始皇遣使者数人入海,未到蓬莱山,辄逢风波而还。”后因以“安期遗舄”喻得道者的遗物或仙人的鞋子。赤玉舄,传说中用赤玉制成的鞋子。唐王昌龄《观江淮名胜图》诗:“安期始遗舄,千古谢荣耀。投迹庶可齐,沧浪有孤棹。”


【典源】 汉·刘向《列仙传》:“安期先生者,琅琊阜乡人也。卖药于东海边,时人皆言千岁翁。秦始皇东游,请见,与语三日三夜。赐金璧度数千万。出于阜乡亭,皆置去,留书,以赤玉舄(xi) 一量为报。曰:‘后数年求我于蓬莱山。’始皇即遣使者徐市(fu)、卢生等数百人入海,未至蓬莱山,辄逢风波而还。”晋·皇甫谧《高士传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 仙人安期先生是琅琊郡阜乡人,在东海边卖药,人们都说他已千岁。秦始皇东游见到他,曾与他谈了三天三夜,并赐给他金玉宝物,价值几千万。安期先生辞出后,都留置不要,并留下一封信和一双赤玉制的鞋子,信中说:“再过几年到蓬莱山寻我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与仙道交游;也形容仙家长生之事。

【典形】 安期入蓬海、安期术、安期舄、安期遗舄、安期朱履、赤舄、赤玉、赤玉舄、阜乡舄、醉入东海、寻安期、安期翁、安期远。

【示例】

〔安期入蓬海〕 唐 · 李白 《对酒行》:“松子栖金华,安期入蓬海。”

〔安期术〕 南朝宋·谢灵运《登江山孤屿》:“始信安期术,得尽养生年。”

〔安期舄〕 唐·李白《赠张相镐》之二:“唯有安期舄,留之沧海隅。”

〔安期遗舄〕 唐·王昌龄《观江淮名胜图》:“安期始遗舄,千古谢荣耀。”

〔安期朱履〕 魏·阮籍《清思赋》:“释安期之朱履兮,践席假而集帷。”

〔赤舄〕 南朝梁·江淹《赤虹赋》:“定赤舄之易遗,乃鼎湖之可慕。”

〔赤玉〕 北周·庾信《道士步虚词》之一:“赤玉灵文下,朱陵真气来。”

〔赤玉舄〕 唐·李白 《古风》之二十:“终留赤玉舄,东上蓬莱路。”

〔阜乡舄〕 清·王士禛《送邵子湘之登州》:“遥飞阜乡舄,往抚天吴背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伫立以泣

    伫立:长时间的站立。 久久地站在那里哭泣。 形容很悲伤。语出《诗.邶风.燕燕》:“瞻望弗及,伫立以泣。”三国.魏.曹植《武帝诔》:“圣上临穴,哀号靡及,群臣陪临,伫立以泣。”

  • 挂冕

    同“挂冠”。北齐祖鸿勋《与杨休之书》:“东都有挂冕之臣,南国见捐情之士。”《春在堂随笔》卷二引《唐开成五年往生碑》:“遗民挂冕,康乐投簪,史氏称之,其风不泯。”【词语挂冕】   汉语大词典:挂冕

  • 脱貂贳醑

    同“金貂换酒”。醑,美酒。唐王维《过崔驸马山池》诗:“脱貂贳桂醑,射雁与山厨。”

  • 坏裳为裤

    《南史.刘穆之传》载:刘裕召刘穆之为军中主簿。刘穆之即“坏布裳为裤(即将百姓穿的衣服改制做成军装)”去见刘裕。后遂以“坏裳为裤”称从军。宋陆游《叹息》诗:“卖剑买牛衰可笑,坏裳为裤老犹能。”主谓 指参

  • 无谓秦无人

    《左传.文公十三年》:“晋人患秦之用士会也(注:士会,春秋时晋国大夫。晋哀公死后,曾随先蔑使秦,迎立公子雍,因受到赵盾的排拒,于公元前六二〇年随先蔑投奔秦国),……乃使魏寿余伪以魏叛者,以诱士会(注:

  • 泛槎

    源见“乘槎”。指乘筏登天遨游。唐李峤《同赋山居七夕》诗:“石类支机影,池似泛槎流。”【词语泛槎】   汉语大词典:泛槎

  • 蒲柳悲

    源见“蒲柳姿”。对未老先衰的感慨。清蒲松龄《赠刘孔集》诗:“无复濠梁兴,空存蒲柳悲。”

  • 锁谏

    源见“锁树”。谓尽忠进谏。元夏文彦《图绘宝鉴.唐》:“常粲善画人物……有伏羲画卦、神农播种、陈元达锁谏等图。”明谢肇淛《五杂俎.人部三》:“元达锁谏,葛洪移居,如此题目,今人却不肯画,而古人为之。”【

  • 劳者歌其事

    见〔饥者歌其食,劳者歌其事〕。

  • 汉武济汾

    同“汉武横汾”。唐李適《侍宴安乐公主庄应制》诗:“贵主称觞万年寿,还轻汉武济汾游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