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朝梁.宗懔《荆楚岁时记》:“按五月五日竞渡,俗为屈原投汨罗日,伤其死,故并命舟楫以拯之。舸舟取其轻利,谓之飞凫。”战国时楚人屈原,楚怀王时任左徒、三宫大夫,主张联齐抗秦,是伟大的爱国诗人、政治家。后
《左传.襄公二十五年》:“太史(古代官名,夏、商、周三代时,为史官和历官之长,古时史官与历官不分,秦称太史令,汉属太常,以后历代名称隶属多有变异,但其基本职司是掌管天文、历法、史料)书曰:‘崔杼弑其君
讷:语言迟钝。 最有辩才的人,表面上看,好像不善言辞。语出《老子》四五章:“大直若屈,大巧若拙,大辩若讷。”唐.杨炯《梓州官僚赞.司仓参军事高平独孤文字大辩赞》:“大辩若讷,历官有声。”主谓 善辩之
同“巢由洗耳”。清 王以慜《复答冬丈聊广其意》诗:“有耳休矜巢父洗,有口休从灌夫骂。”
表示心领神会。宋代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:“世尊在灵山会上,拈华示众。是时众皆寂然,惟迦叶尊者,破颜微笑。”偏正 形容心领神会。语出《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》:“有迦叶破颜微笑。”宋·普济《五灯会元》:“世尊
同“倚马成章”。唐李白《与韩荆州朝宗书》:“必若接之以高宴,纵之以清谈,请日试万言,倚马可待。”偏正 形容文思敏捷。语本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桓宣武北征,袁虎时从,被责免官,会须露布文,
唐.王勃《滕王阁诗序》:“天高地迥,觉宇宙之无穷;兴尽悲来,识盈虚之有数。”迥:远。意谓天地极其高远。宋.文天祥《指南录后序》:“不得已,变姓名,诡踪踪,草行露宿,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。穷饿无聊,追
《汉书.刑法志》:“故伊吕之将,子孙有国,与商、周并。”伊吕是商朝的伊尹和西周的吕尚合称,他们二人都是辅佐帝王的大臣。后遂用为辅弼重臣之典。清.方文《田居杂咏》诗:“幸而遇明主,伊吕伯仲间。”【词语伊
源见“三生石”。指前生宿缘。元丁鹤年《悼湖心寺壁东文上人》诗:“云迷圆泽三生石,月冷维摩十笏房。”
源见“鲁连蹈海”。谓誓死不屈服于强敌。苏曼殊《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》诗:“蹈海鲁连不帝秦,茫茫烟水着浮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