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鲲鹏展翅”、“榆枋之见”。借指庄子逍遥的思想。唐李群玉《送人隐居》诗:“鹏鷃喻中消日月,《沧浪歌》里放心神。”
《左传.成公十六年》:“文子曰:‘吾先君之亟战也有故。秦、狄、齐、楚皆强,不尽力,子孙将弱。今三强服矣,敌,楚而已。唯圣人能外内无患;自非圣人,外宁必有内忧。盍释楚以为外强乎?’”范文子认为只有圣人才
源见“支床龟”。喻身处困境,内心寂寞。宋谢翱《文房四友叹》诗:“泓尤沦弃敢自爱,老龟支床息犹在。”
《孟子.滕文公上》:“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,自楚之滕。……文公与之处,其徒数十人皆衣褐,捆屦织席以为食。”陈相用许行的话,提出“贤者与民并耕而食”的观点,孟子认为社会生产必有分工,于是提出质问:“许子必
同“负戴”。清钱谦益《效坡公上巳作》诗:“夫负妻戴良可师,鹭侣鸥盟终不改。”并列 夫妻远徙避世,不慕荣利。语本汉·刘向《列女传·楚接舆妻》:“春秋时,楚狂接舆躬耕而食。楚王使人聘之,请为治淮南。接舆笑
源见“金铜仙人”。感叹古今兴亡,盛衰变化。清 邵瑞彭《木兰花慢.邺城怀古》词:“问倾泪移盘,沉沙折戟,谁记恩仇?”
唐白居易贬官为江州司马时,作《琵琶行》,与琵琶女同病相怜,结语为“就中泣下谁最多,江州司马青衫湿”。后因以“司马青衫”形容悲伤凄切。元王实甫《西厢记》四本三折:“淋漓襟袖啼红泪,比司马青衫更湿。”清褚
伊世珍《瑯嬛记》卷中引《采兰杂志》:“昔有妇人思所欢不见,辄涕泣,恒洒泪于北墙之下。后洒处生草,其花甚媚,色如妇面,其叶正绿反红,秋开,名曰断肠花,又名八月春,即今秋海棠也。”传说古代有一妇女怀念远方
同“幕府莲花”。清毛奇龄《湖南丁中丞生日》诗:“三湘重镇古罗田,万里星沙启幕莲。”
见“耳食之论”。鲁迅《华盖集续编·不是信》:“虽然偶有些‘~’,又不大抵是无关大局的事。”【词语耳食之言】 成语:耳食之言汉语大词典:耳食之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