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成连海上琴

成连海上琴

吴兢乐府古题要解》卷下:“《水仙操》,右旧说伯牙学鼓琴于成连先生,三年而成,至于精神寂寞,情至专一,尚未能也。成连云:‘吾师子春在海中,能移人情。’乃与伯牙延望,无人。至蓬莱山,留伯牙曰:‘吾将迎吾师。’刺船而去,旬时不返,但闻海上水汩汲漰澌之声,山林窅冥,群鸟悲号,怆然叹曰:‘先生将移我情。’乃援琴而歌之。曲终,成连刺船而还,伯牙遂为天下妙手。”后遂以“成连海上琴”为咏学琴的典实。清 丘逢甲《寄怀维卿师桂林》诗:“刺船人去波涛急,凄绝成连海上琴。”


【典源】《文选·嵇康〈琴赋〉》注引汉·蔡邕《琴操》:“伯牙学琴于成连先生,先生曰:‘吾能传曲,而不能移情,吾师有方子春者,善于琴,能作人之情。今在东海上,子能与我同事之乎?’伯牙曰:‘夫子有命,敢不敬从。’乃相与至海上,见于春,受业焉。”唐·吴兢《乐府古题要解》卷下:“《水仙操》,右旧说伯牙学鼓琴于成连先生,三年而成。至于精神寂寞,情至专一,尚未能也。成连云:‘吾师子春在海中,能移人情。’乃与伯牙延望,无人。至蓬莱山,留伯牙曰:‘吾将迎吾师。’刺船而去,旬时不返,但闻海上水汩(gu)汲漰(peng)凘之声。山林窅(yao)冥,群鸟悲号,怆然叹曰:‘先生将移我情。’乃援琴而歌之。曲终,成连刺船而还,伯牙遂为天下妙手。”

【今译】春秋时,伯牙向成连先生学习弹琴,三年学成。成连对伯牙说:“我能传授你琴曲,却不能陶治你的性情,而我的老师方子春能够做到,他在东海上,你愿同我一道前去请教吗?”伯牙从命,于是二人至海上,来到蓬莱山,成连说要迎师便划船离去,多日不返,伯牙只闻海水奔涌咆哮,只见山林杳杳冥冥,又听成群的海鸟悲鸣,怆然感叹:“先生是在陶冶我的性情啊。”他抚琴高歌,歌毕,成连先生就划船来接伯牙返回。从此,伯牙弹琴遂出神入化,成为天下高手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大自然对人性情的陶冶及人对艺术境界的追求; 也以“成连”指擅长弹琴的人。

【典形】 成连、成连海上琴、成连海水、成连琴、刺船人、海上琴、化琴工、移我情、海山深绝、成连佳趣、成连心。

【示例】

〔成连〕 清·张梁《弹琴》:“钟期既已亡,成连谁能寻。”

〔成连海上琴〕 清·丘逢甲 《寄怀维卿师桂林》:“刺船人去波涛急,凄绝成连海上琴。”

〔成连海水〕 清·金人瑞《周顺庐先生生日》:“成连海水最移情,弘景山居亦有荣。”

〔成连琴〕 清·王士禛《赠劳山隐者》:“清冷鱼山梵,寂寞成连琴。”

〔刺船人〕 清·丘逢甲 《答王贡南同年》:“浩浩天风入素琴,刺船人去有遗音。”

〔海上琴〕 清·王夫之 《重过莲花峰》:“河山憾折延陵剑,风雨长迷海上琴。”

〔化琴工〕 宋·苏轼《授经台》:“剑舞有神通草圣,海山无事化琴工。”

〔移我情〕 清·程先贞《偶兴》:“逝欲访成连,弹琴移我情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富贵春梦

    源见“春梦婆”。形容荣华富贵虚幻无常。金元好问《西园》诗:“富贵已经春梦后,典刑犹见靖康前。”

  • 韩凭舞羽

    同“韩凭蛱蝶”。唐 王初《青帝》诗:“韩凭舞羽身犹在,素女霜弦调未残。

  • 啜菽之欢

    源见“菽水承欢”。谓贫家以粗食孝亲,使其心情快乐。唐元稹《追封李逢吉母王氏等》:“孝子之于事亲也,贫则有啜菽之欢。”

  • 无可奈何花落去

    宋.晏殊《浣溪沙》词下阕:“无可奈何花落去,似曾相识燕归来,小园香径独徘徊。”“无可奈何花落去”,本意为感叹光阴易逝,青春难驻。后世常为人们借喻为某件事情或某种情势的不可挽回,难以逆转。明.许三阶《节

  • 黄寻飞钱

    南朝宋.刘义庆《幽冥录》:“海陵人黄寻,先居家单贫,常因大风雨散钱飞至其家,钱来触篱援,误落在余处,皆拾而得之。寻巨富,钱至数千万”(据《太平御览》卷四二七引)。此事又见《太平广记.黄寻》,出《五行记

  • 老蚕作茧

    比喻人老了仍不得闲适。宋代苏轼《石芝》诗:“老蚕作茧何时脱?梦想至今空激烈。”见“作茧自缚”。宋·苏轼《石芝》:“~何时脱?梦想至人空激烈。”【词语老蚕作茧】  成语:老蚕作茧汉语大词典:老蚕作茧

  • 簸之扬之,糠秕在前

    南朝 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排调》:“王文度、范荣期俱为简文所要,范年大而位小,王年小而位大,将前,更相推在前,既移久,王遂在范后。王因谓曰:‘簸之扬之,糠秕在前。’范曰:‘洮之汰之,沙砾在后。’”本为

  • 池上学

    同“临池学书”。唐鲍溶《寄王璠侍御求蜀笺》诗:“野客思将池上学,石楠红叶不堪书。”

  • 鸣鹤在阴,其子和之

    白鹤在山的背阴鸣叫,它的同类声声应和。 表示同类事物,互相感应。语出《易.中孚》:“鸣鹤在阴,其子和之。吾有好爵,吾与尔靡之。”汉.王符《潜夫论.明忠》:“鸣鹤在阴,其子和之。相彼鸟矣,犹求友声。”

  •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,蝴蝶之梦为周与

    周:庄周。与:同“欤”。 不知道是庄周做梦化为蝴蝶呢?还是蝴蝶做梦化为庄周呢? 意谓物我界限消泯,万物融化为一。语出《庄子.齐物论》:“昔者庄周梦为蝴蝶,栩栩然蝴蝶也,自喻适志与!不知周也。俄然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