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死有余辜

死有余辜

谓罪大恶极,一死尚不足以抵罪。《汉书.路温舒传》:“盖奏当之成,虽咎繇听之,犹以为死有余辜。”咎(一读 ㄐㄧㄡˋ jiù 救,一读 ㄍㄠ gāo 高,此处读 ㄍㄠ gāo 高)繇( ㄧㄠˊ yáo 摇):即皋陶,舜时掌刑法的大臣。


述补 辜,罪。死了也还有罪。形容罪大恶极。《汉书·路温舒传》:“盖奏当之成,虽咎繇听之,犹以为~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描写罪责方面。→罪不容诛十恶不赦 ↔功标青史。也作“死有余僇”、“死有余责”、“死有余诛”、“死有余罪”。


解释辜:罪,罪过。即使死了也不足以抵其罪。形容罪大恶极。

出处汉书·路温舒传》:“盖奏当之成,虽咎繇听之,犹以为死有余辜。”

路温舒是东汉巨鹿东里人。他父亲是东里的守门人,让路温舒放羊。路温舒把蒲草编联起来,抄写书籍,逐渐积累了不少学问,得以做了一个管理监狱的小吏。他又专心学习法令,县里遇到疑难事情大家都来问他。太守到县里来视察时,看到路温舒,非常欣赏他,让他担任治理监狱的官佐。后来,路温舒又学习《春秋》,懂得了治理国家的大义。

汉宣帝即位后,路温舒上书,认为应该崇尚德政,宽缓刑罚。他在上呈的奏章中说:“陛下刚刚登上最尊贵的位置,与天意相合,应当改变前代的过失,涤除繁琐的礼仪、政令和刑罚,革除人民的疾苦。我听说秦朝有十个失误,其中一个现在仍然存在,那就是办理狱讼的官吏。秦朝时,耻事文学,爱好勇武,看不起仁义的士人,看重治理监狱的官吏。那时,正直的劝谏称作诽谤,劝谏的忠言叫做妖言,儒生不为世用,忠言淤积于胸,阿谀奉承的声音充满了耳朵,真实的祸患被遮蔽起来,这便是秦朝灭亡的原因。现今天下没有战争和饥寒,父子夫妻能够致力于经营自己的家庭,但是这种太平还没有遍及天下,原因就在于狱讼这一祸患。现在的官吏把苛严当做明断,玩弄法律,使人深陷于罪者获得了公平的名声,真正公平断案的人反倒后患无穷。官吏们害怕案情上奏后被驳回,就对判词精心加以锤炼和罗织。这种情况下,上奏的判词写成后,即使咎繇来审理此案,也仍然会认为嫌犯即使死了也不足以抵罪。所以天下的祸患,没有比狱讼更大的;败坏法令,扰乱政治,离间亲近,堵塞正道,没有比狱吏更厉害的。希望陛下简省法治,宽缓刑罚,革除弊政,那么太平的风气可以在世上兴起,和乐就会像苍天一样没有穷尽。”宣帝认为路温舒说得很好,路温舒因此得以升迁,路家成为显贵的家族。


【词语死有余辜】  成语:死有余辜汉语词典:死有余辜

猜你喜欢

  • 伯玉行年

    源见“蘧瑗知非”。指五十岁。清宋琬《浣溪沙.题余澹心五十小像》词之一:“伯玉行年非已断,少陵垂老懒逾真。冶城花月乐千春。”

  • 韩朋鸟

    源见“相思树”。相传为韩朋(即韩凭)夫妇精魂化成的一种双飞鸟。唐刘恂《岭表录异》卷中:“韩朋鸟者,乃凫鹥之类。此鸟每双飞,泛溪浦。水禽中㶉?、鸳鸯、䴔䴖岭北皆有之,惟韩朋鸟未之见也……南人谓此禽即韩朋

  • 鲁殿书

    同“鲁壁简”。明陈子龙《赠冒嵩少佥宪时冒荐边才而长嗣襄为索五十寿诗》:“审才旧守周官典,赐履曾开鲁殿书。”

  • 颜甲

    五代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.惭颜厚如甲》:“进士杨光远,性多矫饰,不识忌讳,游谒王公之门,干索权豪之族,未尝自足;稍有不从,便多诽谤,常遭有势者挞辱,略无改悔。时人多鄙之,皆云杨光远惭颜厚如十重铁甲也。

  • 陬隅句

    源见“蛮语参军”。借指蛮语。宋陆游《久客书怀》诗:“欸乃声饶楚,陬隅句带蛮。”【词语陬隅句】   汉语大词典:陬隅句

  • 羞哙伍

    源见“耻与哙伍”。谓以与平庸之徒同列为羞耻。元陈樵《送乌经历归二十韵》:“可能羞哙伍,岂复愧卢前。”

  • 烂羊侯

    源见“羊胃羊头”。指滥授的官爵。清 丘逢甲《十二十三十四叠韵感喟无端》:“官职郎君行马贵,功名厮养烂羊侯。”黄堃《浔阳》诗之二:“万民当狗牧,一室烂羊侯。”【词语烂羊侯】   汉语大词典:烂羊侯

  • 槐南梦

    源见“南柯梦”。虚幻的梦。形容时光易逝,岁月短暂。清刘嗣绾《金缕曲.题陈迦陵洗桐图》词:“百年弹指槐南梦。猛思量,迦陵仙鸟,几场吟讽。”

  • 对山救我

    清.谷应泰《明史纪事本末》卷四十三《刘瑾用事》:“逮李梦阳下锦衣卫狱,……将置之死。时翰林修撰康海与梦阳同有才名,各自负不相下。……强之再,梦阳乃以片纸书数字,曰:‘对山救我,唯对山为能救我。’对山者

  • 鲤趋

    同“孔鲤趋庭”。明皇甫濂《悼子乘》诗:“怅恍鲤趋日,礼训犹用情。”【词语鲤趋】   汉语大词典:鲤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