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泾渭不分

泾渭不分

泾:泾水,在陕西省,是渭水的支流。渭:渭水,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,东流横贯陕西省中部,到潼关注入黄河。 泾水、渭水在陕西境内合流,古人认为泾水浑、渭水清。实际是泾水清、渭水浑。 此典是吴达向清世祖福临(顺治帝)上奏条陈:对用人不能像泾水、渭水浑清不分那样,好人、坏人都不分。 吴达,江南人。从刑部员外郎升御史。吴达在顺治二年(1645年)上奏条陈说:现在清朝用人,都是选取于明朝末期的人才,那些抗争直言、违背当时权贵的人,就被遗弃而到深山密林隐居去了,这是明朝末年所罢免废除,而今天应当起用的人。叛逆同党形成权势羽翼,贪污成风品行恶劣的败类,这是明朝末期所罢免废除的,而今天也不可不罢免废除。那些为保持自己俸禄官位而用手段去结交权贵、倒行逆施违反常理的人,这是明朝末年没有罢免废除,而今天不可不罢免废除的。自从清朝建国定都京师的初期,借招引人才为名,还可以兼着收用不正派和正派的人。现在长江以南都平定下来,人才也都聚集起来了,如果还是泾水、渭水浑清不分那样,好人、坏人都不分,那就是品行高尚的好人灰心失望,行动鬼祟的坏人都竞争挤进来了。

【出典】:

清史稿》卷244《李森先、李呈祥、魏琯传附吴达传》9620页:“疏言:‘今日用人,皆取材于明季。抗直忤时,山林放弃,此明季所黜,而今日当用者也。逆党权翼,贪墨败类,此明季所黜而今日不可不黜者也。持禄养交,倒行逆施,此明季未黜而今日不可不黜者也。定鼎初年,藉招徕为名,犹可兼收邪正。江南既定,人材毕集,若复泾、渭不分,则君子气沮,宵小竞进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清·林则徐《复曾望颜条陈封关禁海事宜折》:“总之,驭夷宜刚柔互用,不必视之太重,亦未便视之太轻。与其泾、渭不分,转致无所忌惮,曷若薰获有别,俾皆就我范围。”


见“泾渭同流”。《清史稿·李森先传》:“江南既定,人材毕集,若复~,则君子气沮,宵小竞进。”


【词语泾渭不分】  成语:泾渭不分汉语词典:泾渭不分

猜你喜欢

  • 张纲操

    源见“张纲埋轮”。指敢于抨击权贵佞臣的节操。明无名氏《四贤记.分歧》:“恩沾九霄,荣齐六曹,埋轮自有张纲操。”

  • 我似老牛鞭不动

    我像一头老牛,就是用鞭子抽打也难以起动。 老人自谦之语。语出宋.苏轼《次韵子由诗相庆》:“我似老牛鞭不动,雨滑泥深四蹄重。”董必武《谢寿(二)》:“我似老牛鞭不动,后推前挽总蹒跚。”

  • 釜中游鱼

    南朝宋.范晔《后汉书.张纲传》:张婴(起义军领袖)听了张纲(时为广陵太守)的劝说,“泣下,曰:荒裔愚人,不能自通朝廷,不堪侵枉,遂复相聚偷生,若鱼游釜中,喘息须臾间耳。今闻明府之言,乃婴等更生之晨(辰

  • 香草美人

    汉.王逸《楚辞章句.离骚序》:“《离骚》之文,依《诗》取兴,引类譬谕,故善鸟香草,以配忠贞;恶禽臭物,以比谗佞;灵修美人,以媲于君。”原意是屈原的《离骚》据《诗经》采取比兴手法,用不同事物作比喻。以香

  • 偷桃

    旧题汉班固撰《汉武故事》:“东郡送一短人……(上)召东方朔问。朔至,呼短人曰:‘巨灵,汝何忽叛来,阿母还未?’短人不对,因指朔谓上曰:‘王母种桃,三千年一作子,此儿不良,已三过偷之矣。’”这是一个古代

  • 高悬月旦

    源见“汝南月旦”。借指主持选拔人才的考试。因负责品评试卷等次,故称。《儒林外史》二回:“累年蹭蹬,忽然际会风云;终岁凄凉,竟得高悬月旦。”【词语高悬月旦】  成语:高悬月旦汉语大词典:高悬月旦

  • 汉二傅

    源见“二疏还乡”。指西汉疏广、疏受。二人分别为汉宣帝太子太傅、太子少傅,故称。二人皆功成身退,为世人所景仰。宋孙觌《向伯恭侍郎致政芗林筑一堂名之曰企疏晋陵孙闻而赋诗》之二:“寥寥汉二傅,千岁一关键。”

  • 礼岂为我设

    《世说新语.任诞》:“阮籍嫂尝还家,籍见与别。或讥之,籍曰:‘礼岂为我辈设也。’”《晋书.阮籍传》:“籍嫂尝归宁,籍相见与别。或讥之,籍曰:‘礼岂为我设邪!’”按照古代《仪礼》规定,叔嫂之间,不通问候

  • 紫色䵷声

    紫色:杂色的一种。䵷声:淫邪的乐声,䵷:同“哇”。《汉书.王莽传赞》:“紫色䵷声,馀分闰位。”

  • 喜笑怒骂,皆成文章

    见“嬉笑怒骂,皆成文章”。鲁迅《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》:“但必须止于嘲笑,止于热骂,而且要‘~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