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召公棠”。指对地方官德政的歌颂。唐白居易《三年为刺史》诗之一:“惭非甘棠咏,岂有思人不?”
同“犁庭扫穴”。清 张逸少《北征凯旋诗》:“扫穴传方略,丰碑勒武功。”清魏源《圣武记》卷七:“敕诸将移小金川之师,进讨大金川,誓必扫穴禽渠,乃许蒇事。”【词语扫穴】 汉语大词典:扫穴
传闻:辗转听到。 辗转听到的总不如亲眼看到的可靠。语出汉.应劭《风俗通义.正失》:“《春秋》以为传闻不如亲见,见之人斯为审矣。”《后汉书.马援传》:“臣愚以为传闻不如亲见,视景(影)不如察形。”唐.
《晋书.张华传》:“华性好人物,诱进不倦,至于穷贱候门之士有一介之善者,便咨嗟称咏,为之延誉。”晋名士张华喜爱有才之人,只要被他看中,不论穷富贵贱,都愿播扬名誉,奖掖提拔。后用为咏知人识才之典。唐.温
《晋书.杜预传》:“预以太康元年正月,陈兵于江陵,遣参军……等率军循江西上,……吴都督孙歆震恐,……(杜预部将周质)虏歆而还。”“王濬先列上得孙歆头,预后生送孙歆,洛中以为大笑。”晋军伐吴时,王濬虚报
《新唐书.百官志二》载:唐武则天时铸制铜匦四个,列置于朝堂上,受纳上书。后以“投匦”谓臣民向皇帝上书。宋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卷二:“〔徐璧〕尝作书万言,欲投匦,极言时政,无所讳避。”【词语投匦】 汉
《晋书.周?传》:“初?以雅望获海内盛名,后颇以酒失,为仆射,略无醒日。时人号为‘三日仆射’。”晋.周?性嗜酒,官至仆射,常饮酒醉而不醒。当时的人便给他取了一个绰号,叫“三日仆射”,言一醉三日不醒。后
宋.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十九《韶州云门文偃禅师》:“若是一般掠虚汉,食人涎唾,记得一堆一担骨董,到处逞驴唇马嘴。”“驴唇马嘴”,各不相关,故常以比喻事不相干,或胡言乱语,所答非所问。俗作“驴唇不对马
汉刘向《列女传.鲁寡陶婴》载:春秋 鲁 陶门之女陶婴,少寡,抚养幼孤,纺绩为生;鲁人或闻其义,将求匹。婴闻之,乃作《黄鹄之歌》以明志。鲁人闻之,遂不敢复求。后因以“陶婴”为妇女贞洁的典型。清纪昀《阅微
《汉书.张汤传》:“上以汤怀诈而歁,使使八辈簿责汤。……遂自杀。汤死,家产直不过五百金,皆所得奉赐,无它赢。昆弟诸子欲厚葬汤,汤母曰:‘汤为天子大臣,被恶言而死,何厚葬为!’载以牛车,有棺而无椁。”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