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程门立雪

程门立雪

杨时冒雪恭候老师程颐事。杨时(1053-1135年),南剑州将乐(今属福建)人,字中立,世称龟山先生。宋神宗熙宁九年(1076年)中进士第。当时,河南的程颢(hào皓)与其弟颐在神宗熙宁、元丰年间讲孔、孟之学,黄河、洛河一带的学子纷纷投奔二人,以他们为师。杨时受官后没去赴任,到颍昌拜程颢为师,二人相处得十分愉快。杨时学成回家时,程颢望着他远去的背影说:“我的思想和学问都被他带到南方去了。”四年后程颢去世。杨时闻讯,在自己的住室为程颢设了灵位痛哭,还给同学写信,告诉他们这一不幸消息。以后,在洛阳见到程颐。数年后,杨时已40岁了,他到洛阳拜见程颐。正巧,程颐在闭目静坐养神。杨时就与同行的游酢(zuò坐)站在门口等候。直到程颐醒来,门外大雪已下了一尺多深。以后常用此典来形容尊师重道、专心致学的事。

【出典】:

宋史》卷428《道学传二·杨时传》12738页:“杨时字中立,南剑将乐人。幼颖异,能属(zhǔ主,连缀)文。稍长,潜心经史。熙宁九年,中进士第。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、孟绝学于熙、丰之际,河、洛之士翕(xī吸,聚;合)然师之。时调官不赴,以师礼见颢于颍昌,相得甚欢。其归也,颢目送之曰:‘吾道南矣。’四年而颢死,时闻之,设位哭寝门,而以书赴告同学者。至是,又见程颐于洛,时盖年四十矣。一日见颐,颐偶瞑坐,时与游酢侍立不去,颐既觉,则门外雪深一尺矣。”

【例句】:

元·谢应芳《龟山藁》卷7《杨龟山祠》:“卓彼文靖公(杨时谥文靖),早立程门雪,载道归东南,统绪赖不绝。” 清·赵翼《梅花》其一:“单身立雪程门第,素面朝天虢国姨。” 柳亚子《怀人诗十章》其一:“却愧鲰(zōu邹)生百无似,也曾立雪到程门。”


偏正 学生恭敬教授。语本《宋史·杨时传》:“杨时一日见颐,颐偶瞑坐,时与游酢侍立不去。颐既觉,则门外雪深一尺矣。”[例]陈玲像~一样,虚心地聆听着导师的讲课。 △描写虚心求教。↔班门弄斧。也作“程门度雪”、“程门飞雪”、“立雪程门”。


【词语程门立雪】  成语:程门立雪汉语词典:程门立雪

猜你喜欢

  • 弃?人

    同“弃?生”。唐窦群《经潼关赠宇文十》诗:“方同白衣见,不是弃?人。”

  • 争鹿

    同“争逐鹿”。《剪灯新话.天台访隐录》:“一片残山并剩水,几度英雄争鹿?”【词语争鹿】   汉语大词典:争鹿

  • 后阁出穷宾

    《汉书.游侠传.陈遵传》:“……辄关门,取客车辖投井中……刺史大穷,候遵沾醉时,突入见遵母,叩头自白当对尚书有期会状,母乃令从后阁出去。”汉陈遵好客,每大饮,常把宾客留下,关起门来不肯放归。有一次刺史

  •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

    《世说新语.言语》:“王子敬(献之)云:‘从山阴(注:山阴郡,即今浙江省绍兴市)道上行,山川自相映发,使人应接不暇。’”山阴道上风景多而优美,使人看都来不及看。后因用以表示对一般事物很欣赏的典故。《镜

  • 上下床

    源见“元龙高卧”。喻高低悬殊。元方回《追和艮轩俞同年题程一甫诗卷》:“人物真高绝,何徒上下床?”偏正 有睡在上床和下床的人。比喻德行有高低悬殊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陈登传》载:许汜遭乱,过下邳去见陈登,登

  • 怀铅握素

    源见“怀铅提椠”。泛指写作。素,白色生绢,古代用以书写。南朝 梁任昉《为梁武帝集坟籍令》:“便宜选陈农之才,采河间之阙,怀铅握素,汗简杀青。”并列 素,白绢,可用来书写。随身携带笔和绢,以备记述。南朝

  • 羔羊之义

    《诗经.召南.羔羊》:“羔羊之皮,素丝五紽(音tuó,古时计算丝缕的单位。一说为缝合之意)。退食自公,委蛇委蛇。”宋.朱熹注:“小曰羔,大曰羊;皮,所以为裘,大夫燕居之服。素,白也;紽,未详,盖以丝饰

  • 夜行不休

    《三国志.魏书.田豫传》:“田豫,鱼阳雍奴人也。……征为卫尉。屡乞逊位,太傅司马宣王以为豫克壯,书喻未听。豫书答曰:‘年过七十而以居位,譬犹钟鸣漏尽而夜行不休,是罪人也。’”蔡邕《独断》:“夜漏尽,鼓

  • 蜗角蚊睫

    源见“蛮触交争”、“蚊睫”。蜗牛的角,蚊子的眼睫毛。形容极为狭小的境地。北周庾信《小园赋》:“陆机则兄弟同居,韩康则舅甥不别。蜗角蚊睫,又足相容者也。”并列 蜗牛的角,蚊子的眼睫毛。形容极为狭小的境地

  • 不疑盗嫂

    同“无兄盗嫂”。清袁枚《答严东有》:“较之卓茂攘羊,不疑盗嫂,受诬尚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