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粥炉燎须

粥炉燎须

比喻兄弟、姊妹间情意深厚,关怀照顾无所不至。亦称“英公燎须”、“煮粥焚须”。出自唐李勣之事迹。李勣(594-669年),本姓徐,名世勣,字懋(mào茂)功。曹州离狐(今山东东明东南)人。隋末参加瓦岗军。后降唐,赐姓李,因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,改为单名勋。在唐初统一战争及对突厥的战斗中,他功勋卓著,先后任右武侯大将军、并州都督、朔方道行军总管、宰相等职,并被封为英国公。史载,他生性友爱,尽心照顾生病的姐姐,曾亲自为姐姐熬粥,不小心被炉火烧了胡须。姐姐心中不安,不让他这样做,李勣却说:“姐姐多病,我也年老了,给姐姐熬粥也没有几次了。”这件事后来就成了“粥炉燎须”的典故。

【出典】:

新唐书》卷93《李勣传》3821页:“(李勣)性友爱,其姊病,尝自为粥而燎其须。姊戒止。答曰:‘姊多疾,而勣且老,虽欲数进粥,尚几何?’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苏轼《次韵刘贡父所和》之二:“燎须谁识英公意,黄发聊知子建心。” 明·徐渭《读张君叔学作姊氏状》:“潭水每归怜放逐,粥炉无复燎须眉。”明·徐渭《电》:“好作王戎眼,休烧李勣须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新唐书·李勣传》:“ (李勣) 性友爱,其姊病,尝自为粥而燎其须。姊戒止,答曰:‘姊多疾,而勣且老,虽欲数进粥,尚几何?’”

【今译】 唐代李勣身居高位,被封为英国公,为人友爱。其姊有病,他亲自为姊熬粥,不慎将胡须烧着。其姊不让他再熬,他说:“姐姐多病,我也老了,即使想常给姐姐熬粥,又能有几回呢?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兄弟姊妹之间关怀体贴。

【典形】 火��须、李勣须、 燎须、 粥炉燎须、英公燎须。

【示例】

〔火��须〕 清·归庄《友人索寿其姊八十》:“康强自捣长生药,老弟无烦火��须。”

〔李勣须〕明·徐渭《电》:“好作王戎眼,休烧李勣须。”

〔燎须〕 宋·苏轼《次韵刘贡父所和》之二:“燎须谁识英公意,黄发聊知子建心。”

〔粥炉燎须〕 明·徐渭《读张君叔学所作姊氏状》:“潭水每归怜放逐,粥炉无复燎须眉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生财之道

    又作“生财有道”。生财:开发财源;增加财富。道:途径;方法。指发财聚资的门道。顺治八年(-1651年)八月,副将(位次于总兵,统理一协约今一旅之军务)许武光请求搜括全国藏金,以充军队饷银。清世祖爱新觉

  • 竖宦

    源见“竖刁”。指宦官。《后汉书.黄琼传》:“诸梁秉权,竖宦充朝。”【词语竖宦】   汉语大词典:竖宦

  • 寝皮食肉

    源见“食肉寝皮”。用以形容仇恨极深。清洪昇《长生殿.骂贼》:“纵将他寝皮食肉也恨难劖。”亦借指勇武的行为或精神。金元好问《射虎》诗:“寝皮食肉男儿事,未分书生袖手闲。”见“食肉寝皮”。【词语寝皮食肉】

  • 金莲

    源见“金莲步”。指女子娇媚动人的步态。唐李商隐《南朝》诗:“谁言琼树朝朝见,不及金莲步步来。”亦指女子的纤足。唐吴融《和韩致光侍郎无题》之二:“玉箸和妆裛,金莲逐步新。”《醒世恒言.卖油郎独占花魁》:

  • 衍波笺

    《诗话总龟》卷三四引宋王直方《直方诗话》:“萧贯少时,尝梦至宫廷中……见群妇人如神仙,视贯,惊问何所从来?贯愕然,亦不知对。贯自陈进士,能为诗。中有一人授贯纸,曰:‘此所谓衍波笺,烦赋《宫中晓寒歌》。

  • 细君

    古代诸侯的妻子称小君,也称细君。西汉东方朔在汉武帝准备赐给各位近臣每人一份猪肉时,没等主管官吏来分肉,就自己拔剑割肉带回家去。汉武帝责备他时,他却诙谐地说:“受赐不待诏命,多么无礼;拔剑就割肉,多么豪

  • 秦火

    源见“焚书坑儒”。指秦始皇焚书事。也泛指统治者焚毁书籍的文化专制手段。唐孟郊《秋怀》诗之十五:“秦火不爇舌,秦火空爇文。”瞿秋白《赤都心史》三五:“心与智不调,请寻一桃源,避此秦火。”【词语秦火】  

  • 作贼心虚

    《联灯会要.重显禅师》:“却顾侍者云:‘适来有人看方丈么?’侍者云:‘有。’师云:‘作贼人心虚。’”后因以“作贼心虚”谓做坏事怕人知道而内心疑惧不安。清 凤韶《凤氏经说.天子诸侯即位以殡明日》:“盖桓

  • 黄琼望

    《后汉书.黄琼传》:“黄琼字世英,江夏安陆人。”“永建中,公卿多荐琼者……琼至,即拜议郎,稍迁尚书仆射。”“永兴元年,迁司徒,转太尉,梁冀前后所托辟召,一无所用……梁冀既诛,琼首居公位,举奏州郡素行贪

  • 焚尸扬灰

    见“焚骨扬灰”。清·钱泳《履园丛话·旧闻·烧坯》:“其母恨礼甚,又诣刑部,请照陶和气例,凌迟后~。”【词语焚尸扬灰】  成语:焚尸扬灰汉语大词典:焚尸扬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