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胸无成竹

胸无成竹

源见“胸有成竹”。谓办事心中没有完整的谋划打算。清刘献廷广阳杂记》卷四:“不熟此书,则胸无成竹,虽有其志,何从措手?”清郑燮《题画.竹》:“文与可画竹,胸有成竹;郑板桥画竹,胸无成竹。”


主谓 比喻做事之前没有通盘的考虑。清·刘献廷《广阳杂记》卷4:“不熟此书,则~,虽有其志,何从措手?”△常用于形容遇事心中没有主意的人。↔胸有成竹


【词语胸无成竹】  成语:胸无成竹汉语词典:胸无成竹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鸟悲鸣

    源见“秦穆杀三良”。谓哀悼忠良被残害。三国 魏曹植《三良诗》:“黄鸟为悲鸣,哀哉伤肺肝。”

  • 郭文游山

    《晋书.隐逸传.郭文传》:“(郭文)少爱山水,当嘉遁。年十三,每游山林,弥旬忘返。父母终,服毕,不娶,辞家游名山,历华阴之崖,以观石室之石函。洛阳陷,乃步担入吴兴余杭大辟山中穷谷无人之地,倚木于树,苫

  • 王陵戆

    《史记.高祖本纪》:“吕后曰:‘陛下百岁后,萧相国即死,令谁代之?’上曰:‘曹参可。’问其次,上曰:‘王陵可。然陵少戆,陈平可以助之。’”汉代王陵以耿直著称,被人称为“为人少文任气,好直言。”刘邦所谓

  • 美玉经三火

    《吕氏春秋.士容》:“故君子之容,纯乎其若钟山之玉,桔乎其若陵上之木。”高诱注:“纯,美也。钟山之玉,燔以炉炭,三日三夜,色泽不变。”《淮南子.俶真训》:“譬若钟山之玉,炊以炉炭,三日三夜而色泽不变。

  • 走章台

    源见“走马章台”。指奔走京城权贵之间。唐李贺《马诗》:“萧寺驮经马,元从竺国来。空知有善相,不解走章台。”宋苏轼《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》之二:“磨刀入谷追穷寇,洒涕循城拾弃孩。为郡鲜欢君莫叹,犹胜尘土

  • 高悝匿孤

    晋高悝( ㄎㄨㄟ kuī 亏)收养华轶妻儿的故事。《晋书.华轶传》:“初,广陵高悝寓居江州,轶辟为西曹掾,寻而轶败,悝藏匿轶二子及妻,崎岖径年。既而遇赦,轶携之出首,帝嘉而宥之。”宥( ㄧㄡˋ

  • 文质彬彬,然后君子

    文:文华,文采。质:质朴,朴实。彬彬:指文质配合恰当。 文华质朴配合得宜,才能成为君子。语出《论语.雍也》:“质胜文则野,文胜质则史,文质彬彬,然后君子。”唐.孙虔礼《书谱》:“贵能古不乖时,今不同

  • 夏侯衣

    《梁书.夏侯亶传》:“〔亶〕晚年颇好音乐,有妓妾十数人,并无被服姿容。每有客,常隔帘奏之,时谓帘为夏侯妓衣也。”后因以“夏侯衣”称遮隔女乐的帘子。明陈子龙《吴阊口号》之六:“借得夏侯衣四障,教人不敢问

  • 化龙梭

    同“雷化龙梭”。清吴绮《满庭芳.寿姚东只》词:“君知否,当年陶侃,壁有化龙梭。”

  • 刍荛之见

    见“刍荛之言”。姚雪垠《李自成》2卷37章:“但军旅之事,容当陆续奉献~,供将军斟酌可否。”【词语刍荛之见】  成语:刍荛之见汉语大词典:刍荛之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