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郤诜丹桂”。代称试院。唐王建《送薛曼应举》诗:“子去东堂上,我归南涧滨。”【词语东堂】 汉语大词典:东堂
同“同声共气”。《廿年繁华梦》四回:“故小弟要进京里寻个知己……这时同声同气,才好做事。”【词语同声同气】 成语:同声同气汉语大词典:同声同气
比喻玩弄两面手法,挑拨是非。宋代曾慥《类说.谈苑》:“优者说韩信,(党)进怒曰:‘汝对我说韩信,见韩信即当说我,此三头两面之人!’即命杖之。”并列 比喻善于玩弄两面手法,趋奉谄媚。语出唐·李商隐《杂纂
同“卖剑买牛”。明李梦阳《送李中丞赴镇》诗:“屯田金城古不谬,卖剑渤海今其时。”
《汉书.艺文志》:“《礼古经》者,出于鲁淹中。”三国魏.苏林注:“里名也。”春秋鲁国有淹中里,是发现《礼古经》所在地。后遂用为儒学、儒术之代称。唐.皇甫冉《闲居作》诗:“学谢淹中术,诗无邺下名。”
同“莱子衣”。元揭傒斯《送人归豫章》诗:“手持毛公檄,身着莱公衣。”【词语莱公衣】 汉语大词典:莱公衣
同“响遏行云”。清 周僖《疏影》:“一笑仙魂,携笛重来,响遏飞云低阁。”
同“圯桥进履”。明李东阳《张子房》诗:“博浪椎车亦壮哉,圯桥纳履大低回。”
《论语.学而》:“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”后因以“传习”指传授和学习。南朝梁武帝《撰孔子正言竟述怀》诗:“志学耻传习,弱冠阙师友。”【词语传习】 汉语大词典:传
啮( ㄋㄧㄝˋ niè 聂):咬。狸:狸猫。鼠本害怕狸猫,在被迫无计时,也会反咬狸猫。喻人被迫到无路可走时,虽力不敌,也要拼命反抗。汉桓宽《盐铁论.诏圣》:“死不再生,穷鼠啮狸。”主谓 被逼到绝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