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齿马之惧

齿马之惧

同“齿马之嫌”。明 沈榜《宛署杂记.志遗八》:“上干宫禁,则有齿马之惧,吾不敢记也。”


【词语齿马之惧】   汉语词典:齿马之惧

猜你喜欢

  • 一夔一契

    源见“夔一足”。契,舜时贤臣。借指良辅。宋石介《庆历圣德颂》诗:“惟仲淹 弼,一夔一契,天实赉予,予其敢忽?”并列 夔、契,皆为舜时贤臣。比喻良臣辅佐。宋·方岳《竹下》:“~付公等,某水某丘如我何。”

  • 东华尘

    源见“东华软尘”。借指追名逐利、繁华热闹的尘俗都城。宋陆游《自山中泛舟归郡城》诗:“明朝笑谓同载客,有脚莫踏东华尘。”

  • 如履如临

    源见“履薄临深”。喻指极为戒惧谨慎。《旧唐书.僖宗纪》:“朕守大器之重,居兆人之上,日慎一日,如履如临。”见“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”。《旧唐书·僖宗纪》:“朕守大器之重,居兆人之上,日慎一日,~。”【词

  • 梁王驷马

    《史记.梁孝王世家》:“梁孝王入朝。景帝使使持节乘舆驷马,迎梁王于关下。”南朝.宋.裴骃《集解》:“瓒曰:‘称乘舆驷马,则车马皆往,言不驾六马耳。天子副车驾驷马。’”汉景帝命使臣以乘舆驷马迎梁王入朝。

  • 纻缟

    源见“缟纻”。喻深厚的友谊。南朝 宋谢惠连《相逢行》:“相逢既若旧,忧来伤人,片言代纻缟。”【词语纻缟】   汉语大词典:纻缟

  • 万变不离其宗

    宗:主旨。 意谓不管形式上如何变化,其目的宗旨始终不变。语本《荀子.儒效》:“千举万变,其道一也。”《庄子.天下》:“不离于宗,谓之天人。”后多引作〔万变不离其宗〕。清.谭献《明诗》:“求夫辞有体要

  • 舌击贼

    《晋书.朱伺传》:“朱伺字仲文,安陆人。……其后陈敏作乱……(陶)侃率伺及诸军进讨,破之。敏、恢(敏弟)既平,伺以功封亭侯,领骑督。时西阳夷贼抄掠江夏,太守杨珉每请督将议拒贼之计,伺独不言。珉曰:‘朱

  • 琴瑟失调

    犹琴瑟不调。《歧路灯》第九九回:“所可惜者,埙篪和鸣,却又琴瑟失调。”主谓 ①比喻夫妻失和。《歧路灯》99回:“所可惜者,埙篪和鸣,却又~。”②也用以比喻政不通,人不和。语本汉·荀悦《汉纪·武帝纪》:

  • 血流漂卤

    犹血流漂杵。卤,大盾。《后汉书.郡国志一》“凡县名先书者,郡所治也”刘昭注引晋皇甫谧《帝王世纪》:“长平之战,血流漂卤。”见“血流漂杵”。《后汉书·郡国志一》:“凡县台先书者,郡所治也。”刘昭注引晋·

  • 八仙飘海,各显其能

    见“八仙过海,各显神通”。肖达《身在苍烟落照间》:“所里的人表面上没有动静,实际暗地里都开始了运作,~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