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七闽

七闽

①古时分居于今福建和浙江南部一带的闽人为七族,总称七闽。后泛指今福建省地。 《周礼·职方》:“辨其邦国、都、鄙、四夷、八蛮、七闽、九貉、五戎、六狄之民。”郑玄注:“闽,蛮之别也。《国语》曰闽芉蛮矣。四、八、七、九、五、六,周之所服国数也。”贾公彦疏:“叔熊居濮如蛮,后子从分为七种,故谓之七闽也。”苏轼《送张职方吉甫赴闽漕六和寺中作》诗,有“空使吴儿怨不留,青山漫漫七闽路”句。

②即今福建省之别称。


古时分居于今福建省和浙江省南部一带的闽人为七族,总称七闽。后泛指今福建省地。《周礼·职方》:“辨其邦国、都、鄙、四夷、八蛮、七闽、九貉、五戎、六狄之人民。”郑玄注:“闽,蛮之别也。《国语》曰闽芊蛮矣。四、八、七、九、五、六,周之所服国数也。”贾公彦疏:“叔熊居濮如蛮,后子从分为七种,故谓之七闽也。”苏轼《送张职方吉甫赴闽漕六和寺中作》诗有“空使吴儿怨不留,青山漫漫七闽路”句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悬泉置

    驿站名 (置,驿站)。西汉武帝时置,属敦煌郡效谷县,在今甘肃敦煌市东一百二十里。因东南侧山谷间的悬泉得名。近年在此发现遗址,出土大量的简牍与其他实物,对研究古代丝绸之路及汉代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军事等

  • 郑庄镇

    即今江苏武进县西成章乡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 武进县记: “郑庄镇在城西南五十里。”(1)在山西省沁水县东部。面积376平方千米。人口1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郑庄,人口 1870。1949年属沁水县

  • 榆中

    古地区名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 武灵王二十年,“西略胡地,至榆中,林胡王献马”。同书 《秦始皇本纪》: 三十三年 (前214),“西北斥逐匈奴,自榆中并河以东,属之阴山,以为三十四县,城河上为塞”。三国

  • 大姑砦

    亦作大涡砦。北宋置,属雄州归信县。在今河北雄县东大步村。

  • 驼山石窟

    在今山东青州市城西南十二里驼山上。共有洞窟五个,龛窟一个,计大小佛像六百三十八尊。其中第3号窟最大,窟深2.5米,阿弥陀佛造像高达5米,底座高1米,上刻 “大像主青州主管柱国平桑公” 题记,为北周时雕

  • 罗插普喇山

    即西倾山。亦作鲁察布拉山。在今青海东部、甘肃西南部。《清一统志·青海厄鲁特》:西倾山 “番名罗插普喇山,近黄河自东折西北之东岸,绵亘千余里”。

  • 勒姐岭

    一作勒且岭。在今青海乐都县西。《晋书·沮渠蒙逊载记》: 东晋义熙十一年 (415),乞伏炽磐 “遣将王衡、折斐、麹景等率骑一万据勒姐岭,蒙逊且战且前,大破之”。即此。古山名。又称勒且岭。在今青海省乐都

  • 永济堡

    明初置,在今陕西定边县东一百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1榆林镇:永济堡“在新安边营东四十里。成化中移置迤南上洪寺,属西路参将戍守”。

  • 罗川戍

    在今四川旺苍县南。《宋史·王全斌传》:乾德二年 (964) 伐蜀,“全斌由罗川趋深渡,与(崔) 彦进会”。

  • 永丰水

    ①即今江西永丰县南恩江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吉安府永丰县:恩江在“县治南。亦曰永丰水。源出乐安县及宁都、兴国三县界,汇流经此,又西合麻江诸水而入吉水县界,下流入于赣江”。②在今江西吉水县城南。《方舆纪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