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阳府
唐置,属夔州。在今四川巫山县东一里。后废。
唐置,属夔州。在今四川巫山县东一里。后废。
简称四镇。北魏初,都平城 (今山西大同市东北),在其南界的碻磝城 (今山东茌平县西南)、滑台城 (今河南滑县东南八里城关镇)、洛阳(指金墉城,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西北隅)、虎牢城 (今河南荥阳市西
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东三里。杞梁,名殖,春秋齐庄公时大夫。《左传》:襄公二十三年(前550),齐侯袭莒,“莒子亲鼓之,从而伐之,获杞梁(即杞梁战死)……齐侯归,遇杞梁之妻于郊,使吊之。辞曰:‘殖
1938年析包头县置,属绥远省。治所即今内蒙古包头市。1953年撤销包头县,并入包头市。1954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。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,南临黄河,北与蒙古国为邻。面积2.98万平方千米(市辖区 231
北宋景德二年 (1005) 改平虏砦置,故址即今河北肃宁县。金升为肃宁县。北宋景德二年(1005年)改平虏砦置,即今河北省肃宁县。金升为肃宁县。
在今陕西略阳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6略阳县: 桑林戍,“ 《志》 云: 五代唐末,兴州所领有三泉、西县、金牛、桑林等戍。清泰初,兴州刺史刘遂请悉集戍兵还洛,于是散关以南城镇,无复守御,悉为蜀人所有”
即今贵州盘县特区东北羊场乡。《清一统志·兴义府》 “在城铺”条下:又有“羊场铺”等皆戍守处。
即今广西平乐县南四十五里大扒瑶族乡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平乐县图:南有大扒塘。
简称陕西行省。元至元二十三年 (1286) 分陕西四川等处行中书省置,治所在安西路 (后改为奉元路,治今陕西西安市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全省、甘肃东南部、宁夏南部及内蒙古部分地区。明洪武二年 (1369)
在今浙江象山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象山县:八排门港在“县南百四十里,与佛头山相连。港内多腴田,地下便于栖泊,倭船据此,剿灭为难”。
在今贵州省贵阳市西北。明天启间,水西土司安邦彦败官兵,劫孙官堡,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