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临汾县

临汾县

①西汉置,属河东郡。治所在今山西襄汾县西南五十里晋城村。三国魏属平阳郡。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(446) 废,太和十一年 (487) 复置。北齐废。

②东魏置,为汾西郡治。治所即今山西汾西县。隋开皇三年 (583) 改汾西县。

③隋开皇三年 (583) 改平河县置,为晋州治。治所即今山西临汾市。大业初为临汾郡治。移治今临汾市南一里。隋末为平阳郡治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复为晋州治。三年 (620) 移治今临汾市。贞观十二年 (638) 移治今临汾市西南十八里金殿镇。五代移治今临汾市。北宋政和六年 (1116)为平阳府治。元初为平阳路治。大德九年 (1305)改为晋宁路治。明为平阳府治。民国初属山西河东道。1928年直属山西省。1983年撤销,并入临汾市。


(1)古县名。(1)西汉置,治今山西省新绛县东北。因县临汾水,故名。属河东郡。三国魏属平阳郡,晋不改。北魏太平真君七年(446年)并入泰平县。太和十一年(487年)复置临汾县,仍属平阳郡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为正平县。(2)北齐置,治今山西省汾西县。为汾西郡治。北周不改。隋开皇十八年改名为汾西县。(2)古旧县名。隋开皇三年改平河县置,治今山西省临汾市。隋开皇中为晋州治,大业中为临汾郡治。唐、五代为晋州治,宋为平阳府治,元为晋宁路治,明、清为平阳府治。1971年城区设市。1973年迁治刘村。1983年撤销,并入临汾市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蒲犁厅

    清光绪二十八年 (1902) 置,属新疆莎车府。治所在色勒库尔 (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)。1913年改为蒲犁县。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年)置,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。19

  • 顺政驿

    在今陕西勉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6沔县“大安关” 条下: “又顺政驿在今县治西。”

  • 曲细县

    北周置,属平桑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南江县西南长池场。隋开皇末改为长池县。古县名。北周置,治今四川省南江县西南。属清化郡。隋开皇末改为长池县。

  • 通蜀桥

    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3平茶洞长官司: 通蜀桥在 “司治南。跨哨溪上,以路通蜀境而名”。

  • 道岩山

    又名香炉山。在今湖南平江县东九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69岳州: 道岩山 “有天池。又有两峰,南曰席帽,北曰云盖。中有断石,云许旌阳试剑之所”。《岳州风土记》 载: “香炉山岩在县东。下有老子祠。上有仙

  • 浩山

    在今江西彭泽县东九十里。《寰宇记》 卷111江州彭泽县: 浩山 “北临大湖,扬波浩荡”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52九江府: 浩山 “唐李大亮择彭泽山之高者莫若此,因名浩山,而立浩州焉”。

  • 通塞堡

    北宋元符元年 (1098) 筑,属庆州。在今甘肃华池县西北。北宋元符元年(1098年)筑,在今甘肃省华池县西北。后废。

  • 洪镇山口

    在今北京市门头沟区西北。清光绪《昌平州志》: 洪镇山 “山上有圆城,迤西至断头崖,俱重山叠嶂,不通步骑,边墙止此”。西接沿河口。

  • 二陵

    即二崤。在今河南洛宁县西北六十里。 《左传》:僖公三十二年(前628),蹇叔哭曰:“晋人御师必于殽, 殽有二陵焉,其南陵,夏后皋之墓也;其北陵,文王之所辟风雨也,必死是间。”杜注:“此道在二殽之间南谷

  • 苏斡延河

    亦作刷烟河、双阳河。即今吉林双阳县之双阳河, 为饮马河支流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22:伊勒们河“又西北径姚家城子东,苏斡延河西来入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