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乌龙山

乌龙山

①即古卢龙山。在今河北迁西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承德府一》:乌龙山“在府东南二百五十里。古卢龙山也。卢龙塞当在其地”。杨守敬《水经注疏》谓卢龙塞即“今潘家口”。

②一名乌山。在今浙江建德市东北五十八里。宋《淳熙严州图经》卷2仁安山:“旧名乌龙山,其傍当驿路,有岭亦名乌龙岭。”北宋末改名仁安山,明初复旧名,李文忠败苗帅于乌龙岭,即此。

③即乌奴山。在今四川广元市西。清彭遵泗《蜀碧》卷1:崇祯十年(1637),李自成由汉中攻广元,杀总兵侯良柱,“结七十营于乌龙山下”。《清一统志·保宁府一》:乌奴山,“《旧志》:一名乌龙山”。今山东麓有“广元皇泽寺”。

④即今云南东川市西珙王山。唐至明称乌龙山。《元混一方舆胜览》:乌龙山,“山有十二峰,北临金沙江,蒙氏封为东岳”。《云南山川志》:“山北临金沙江,有十二峰耸秀,为诸山之冠,八九月间,上常有雪。其顶有乌龙泉,下流为乌龙河。蒙氏封此山为东岳。”


又称乌龙岭。在浙江省建德市东。海拔909米。山势磅礴雄伟,为古严州府的镇山。元至正十八年(1358年),苗帅杨完者屯兵乌龙岭,李文忠、邓愈击败之,即此。山中层峦叠嶂,林木葱郁,风景优美。有乌石寺,为古代名刹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鄂尔谟拉库河

    又作敖儿莫儿科河。即今俄罗斯阿穆尔州东北,谢列姆扎河支流敖儿吉贡河。《清一统志·黑龙江》: 鄂尔谟拉库河 “在黑龙江城东北一千八十里。源出东北兴安岭,西南流会西林穆丹河”。

  • 谷利县

    即谷和县。治所在今四川黑水县西南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、《寰宇记》卷81作“谷利县”。

  • 暗门

    即清波门。南宋临安城西城门之一。

  • 长春宫

    ①北周武帝置,在今陕西大荔县朝邑镇西北。《寰宇记》卷28同州朝邑县:长春宫“在强梁原上。周武帝保定元年宇文护所筑。初名晋城,武帝建德二年置长春宫。隋文帝开皇十二年增构殿宇,炀帝大业十三年高祖起义兵自太

  • 边寨镇

    在今山西屯留县西。《清一统志·潞安府》 “丰仪镇”条下:“又边寨镇,在县西南,路通平阳府岳阳县。”

  • 羊牧隆城

    北宋天禧元年(1017)筑,在今宁夏西吉县东南将台乡南火家集。《宋史·夏国传》:庆历元年(1041),任福、桑怿等击西夏,“福与怿循好水川西去,未至羊牧隆城五里, 与夏军遇……宋师大败”。庆历三年(1

  • 月亮泊

    一作运粮泊。即今吉林大安市西北洮儿河注入嫩江口处之月亮泊。清末《黑龙江全界地图》:大赉县西北有月亮泊。

  • 上草峒

    即今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西北上草乡。清于此设营防守。

  • 张舍村

    即今山东平度市西北张舍镇。1940年山东革命根据地在此置平西县。

  • 归乡县

    ①东晋置,属建平郡。治所在今湖北秭归县(剪刀峪)西北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袁山松曰:父老传言,原既流放,忽然暂归,乡人喜悦,因名曰归乡。”《宋书·州郡志》:归乡公相“按《太康地志》云,秭归有归乡,故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