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九山

九山

①《尚书·禹贡》:“九山刊旅”,指九州的名山。《吕氏春秋·有始览》、《淮南子·墜形训》以会稽、泰山、王屋、首山、太华、岐山、太行、羊肠、孟门为九山。《史记·夏本纪》 司马贞《索隐》以汧山、壶口、砥柱、太行、西倾、熊耳、嶓冢、内方、汶山为九山。

②在今河北迁西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迁安县:九山“下有九泉会流入于滦水,或曰以山有九叠,因名。旁有洞如团,盖容数百人”。

③即今浙江象山县东南海中南韭山岛。《郑和航海图》作九山。


(1)古山名。《尚书·禹贡》:“九山刊旅。”指九州的名山。山名说法不一:《吕氏春秋·有始览》、《淮南子·墬形训》以会稽、泰、王屋、首、太华、岐、太行、羊肠、孟门为九山;《史记·夏本纪》司马贞《索隐》以汧、壶口、砥柱、太行、西倾、熊耳、嶓冢、内方、㞶(汶)为九山;《周礼·职方》以会稽、衡、华、沂、岱、嶽、医无闾、霍、恒为九山。(2)今山名。在山东省曲阜市北,跨曲阜、宁阳两市县。古称甑山,又称九仙山。山有九峰,因名。崄水源出九山。主峰海拔460米。东西走向,林木葱郁。山后有白云洞,山西有孔子石,山南有黑龙潭,山腰有玉皇阁、观音堂等。山顶有碧霞元君殿,系清康熙八年(1669年)衍圣公孔毓圻主持修建。山下有红山磷矿。(3)村名。在海南省定安县南部。属岭口镇。人口500。原称九节山。因当时此地遍长有九节树和荆凸凹棘杂草如山,故名。又因村址三面被田洋环抱,边沿处,弯弯曲曲,凸凸凹凹,颇似鸡翅,故又名鸡翼山。建国后称为九锡山。主产稻。种植橡胶较为普遍。有公路通岭口圩。古迹有原南雷村元代南建州古城遗址和南建州王官媳妇墓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淡水盐场

    在今广东惠东县东南平海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惠州归善县: 有淡水盐场。

  • 平源镇

    北宋置,属盱眙县。在今江苏盱眙县东六十里。

  • 项公山

    即尹公山。在今浙江遂昌县东北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5: 处州遂昌县 “有项公山”。

  • 胡凯山

    在今黑龙江省宾县西南,为张广才岭西麓支脉。《金史·欢都传》: “至景祖时,石鲁之子劾孙举部来归,居于安出虎水源胡凯山南。胡凯山者,所谓和陵之地是也。”

  • 寿阳坪

    亦作受阳坪。在今湖北保康县西南一百五十里。《明史·白圭传》:成化初,镇压刘通(千斤)义军,“通奔受阳,谋走陕西”。

  • 龙汀省

    1933年12月福建人民政府(即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)改龙漳省置,省会在龙溪县(今福建漳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福建漳浦、长泰、漳平、龙岩、宁化、明溪等市县以南地。1934年1月福建人民政府失败后废。

  • 历水

    在今山东济南城东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:“东城历祠下,泉流竞发,其水北流径历城东,又北引为流杯池,分为二水,右水北去,左水西径历城北,西北为陂,谓之历水,与泺水会。”《寰宇记》卷19历城县:历水“在县东门

  • 脚东港

    即今湖北当阳市东脚东乡。清同治 《当阳县志》 卷1 《市镇》: “脚东港,即古葛藤。在治东四十里。”

  • 八番

    在今贵州惠水县境。清张澍《黔中纪闻》:“八番者,大龙番、小龙番、卧龙番、洪番、程番、石番(《蛮谿合志》作金石番)、卢番、韦番也。五代时,楚王马殷遣八姓帅率邕管柳州兵讨两江谿洞至此,留军戍之,遂各分据其

  • 西正阳镇

    又名正阳镇。在今安徽颍上县东南颍河入淮之口。《清一统志·颍州府一》:正阳镇,“《县志》:正阳镇即古颍口,亦谓之西正阳。以寿州亦有正阳镇在东也”。古镇名。在今安徽省颍上县东南淮河西岸,即古颍口。隔淮与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