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仁德府

仁德府

蒙古宪宗六年(1256)置仁地万户,元至元十三年(1276)改仁德府,属云南行省。治所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东北五里雨布村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仁德府:“至四世孙,因其祖名新丁, 以为部号,语讹为仁地。”辖境约当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地。明洪武十六年(1383)改寻甸军民府。


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置,治今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东北。辖境相当今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一带。明初改寻甸府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石山

    ①在今河北涞源县南三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4广昌县:白石山“山多白石,有白石谷口,路通直隶唐县”。②在今辽宁辽阳县东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东京辽阳府:“白石山亦曰横山。”③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北三十里。《越

  • 西陵峡

    ①长江三峡之一。在今湖北宜昌县西。东起宜昌市西北南津关,西至秭归县香溪口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江水又东径西陵峡。《宜都记》曰: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,至峡口一百许里,山水纡曲,而两岸高山重嶂,非日中夜半不

  • 平介县

    即铁北县。治任庄(在今山西平遥县北)。

  • 七龛山

    在今四川武隆县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74涪州:七龛山“在武龙县北一十五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武隆县:七龛山“在县北二里。山高大,上有七穴”。

  • 项城县

    隋开皇初改秣陵县置,属陈州。治所即今河南沈丘县。大业初属淮阳郡。唐属陈州。北宋属淮宁府。金属陈州。蒙古至元二年 (1265) 废。后复置。明宣德三年 (1428) 移治殄寇镇 (今项城市南老城)。清属

  • 崦嵫山

    在今甘肃天水市西五十里。《山海经·西山经》: 鸟鼠同穴山 “西南三百六十里曰崦嵫之山。其上多丹木”。《楚辞· 离骚》: “望崦嵫而勿追。”

  • 富林营

    又名阑安营。即今四川汉源县 (富林镇)。清时有把总驻守。光绪 《越嶲厅志》 卷6: 同治二年(1863),石达开太平军至紫打地 (今石棉县西北安顺场),“刘蓉带兵千余扎富林营,督运粮饷,指授方略”。即

  • 陆续分州

    即今福建闽侯县东南南屿镇东六十份洲。清雍正十二年(1734)移五县寨巡司治此。

  • 博罗布尔噶苏山

    在今新疆尼勒克县北与精河县交界处。清乾隆 《西域图志》 卷22: 博罗布尔噶苏鄂拉 “在哈喇古颜鄂拉西一百里。入东谷口西行三十里为觉罗托海,又西南一百一十里为额博尔济达巴,又西九十里出西谷口”。

  • 产溪

    在今广东潮安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潮州府海阳县:产溪“在府北九十里。东南流,会于韩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