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修武县

修武县

①秦置,属河内郡。治所即今河南获嘉县。西晋属汲郡。北魏孝昌中改为南修武县。

②北齐天保七年 (556) 置,属汲郡。治所在西修武城 (即今河南修武县)。北周属修武郡。隋属河内郡,大业十年 (614) 移治永桥 (今河南武陟县西南大虹桥乡)。唐武德二年 (619) 移治浊鹿城 (今河南修武县东北二十三里李固村),为陟州治。四年 (621) 还治西修武城 (今修武县),属殷州。贞观元年 (627) 改属怀州。北宋熙宁六年 (1073)废。元祐元年 (1086) 复置,属怀州。元属怀庆路。明属怀庆府。民国初属河南河北道。1927年直属河南省。


在河南省西北部。属焦作市。面积722平方千米。人口27.8万。辖3镇、7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商为宁邑,周武王伐纣,勒兵于宁,在此修兵演武,改名修武。《水经注·清水》:“《韩诗外传》言:武王伐纣,勒兵于宁,更名宁曰修武矣。”秦置修武县,治今获嘉县城。《汉书·高帝纪》:汉王二年(前205年)汉王“至修武,陈平亡楚来降”,即此。汉属河内郡,晋属汲郡。北魏孝昌中改修武县为南修武县,并析置北修武县,治浊鹿城(今河南辉县市区西南)。东魏又增置西修武县(治河南今修武县城),寻废。北齐天保七年(556年)移南修武县治故西修武县城,废北修武县,称修武县,治今修武县城。隋大业十年(614年)移治永桥(今河南武陟县城)。唐武德二年(619年)移治浊鹿城;六年还治今修武县城,属殷州。贞观初属怀州。北宋熙宁六年(1073年)又废,元祐元年(1086年)再置,属怀州。元属怀庆路。明、清属怀庆府。1913年属豫北道,1914年属河北道,1927年直属河南省。1949年属平原省新乡专区。1952年属河南省新乡专区,1960年并入焦作市。1961年复置修武县,属新乡专区。1969年属新乡地区,1983年属焦作市。地处太行山地和山前平原区,地势西北高东南低。大沙河、大狮涝河流经境内。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。农产以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、花生、大豆为主。特产地黄、菊花、牛膝、山药“四大怀药”。矿产有煤炭、大理石、黏土、铁矿石、铝、铜等。工业有采煤、冶炼、水泥、机械、化肥、电力、陶瓷等。新焦铁路和郑焦、辉焦、新济、方武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宋建胜果寺塔、当阳峪瓷窑遗址、李固龙山文化遗址、汉献帝陵、百家岩寺塔、云台山风景区、青龙峡风景区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云门洞

    在今广西大新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太平府》:云门洞“在万承州(治今龙门镇)南五里。外嶙峋而内宽敞,北广南狭,为往来孔道”。

  • 傅阳川

    又作傅昜川、博阳川、敷浅水。源出今江西德安县西北,东南流过县南,注入鄱阳湖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豫章郡历陵县: “傅昜山、傅昜川在南,古文以为傅浅原。” 师古曰: “傅读曰敷。昜,古阳字。”

  • 西陵山

    在今浙江湖州市北二十一里。《寰宇记》卷94湖州乌程县:“西陵山,《吴兴地记》云:孙皓改葬父和于此山,号曰明陵,即六山之别岭也。”旧志以其山在西,故名。古山名。在今浙江省湖州市北。三国吴孙皓改葬其父和于

  • 忠县

    ①1913年改忠州置,属四川东川道。治所即今四川忠县。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②1915年改忠州土州置,属广西南宁道。治所在今广西扶绥县西南东门镇西南旧城。1916年改为绥渌县。在重庆市中北部、长江左岸

  • 阚家庵

    即今江苏通州市 (金沙镇) 西阚家庵村。清光绪 《通州直隶州志》 卷1: 东北 “二十二里曰阚家庵”。

  • 龟岛

    即鼍矶岛。今山东长岛县北砣矶岛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“登州东北海行, 过大谢岛、龟、歆岛、末岛、乌湖岛三百里。”龟岛即今砣矶岛。

  • 陵罗县

    唐武德五年 (622) 置,属罗州。治所在今广东化州市北一百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4化州: 陵罗废县,“宋白曰: 县在陵、罗二水间,因名”。贞观九年 (635) 属辩州,北宋开宝五年 (972)

  • 那曲卡

    一作喀喇乌苏。即今西藏那曲县。见“那曲县”。

  • 骆驼湾

    在今河北武强县西南二十二里骆驼湾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4武强县: 骆驼湾 “在县 (今县西南武强镇) 西北五里。滹沱决溢时,此为钟水之处”。

  • 参户侯国

    西汉置,属勃海郡。治所即今河北青县西南二十八里木门店镇。东汉废。西汉元朔三年(前126年)封河间献王子刘免置,治今河北省青县西南木门店。属勃海郡。东汉废入浮阳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