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刚寨
明置,属戎县。在今四川兴文县西。《明史·四川土司传》:成化三年(1467),国子学录黄明善复言:“宋时多刚县蛮为寇,用白艻子弟破之。白艻子者,即今之民壮;多刚县者,即今之都掌多刚寨也。”
明置,属戎县。在今四川兴文县西。《明史·四川土司传》:成化三年(1467),国子学录黄明善复言:“宋时多刚县蛮为寇,用白艻子弟破之。白艻子者,即今之民壮;多刚县者,即今之都掌多刚寨也。”
在今广东广州市西北三十里石门。《晋书·吴隐之传》: “朝廷欲革岭南之弊,隆安中,以隐之为龙骧将军、广州刺史、假节,领平越中郎将。未至州二十里,地名石门,有水曰贪泉,饮者怀无厌之欲。隐之既至,语其亲人曰
元置,属藤州。在今广西藤县西南。明改为金鸡驿,后废。元置,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西南金鸡。明改为驿。
在今宁夏固原县南七十里瓦亭村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安定郡乌氏县:“有瓦亭。”《后汉书·隗嚣传》:建武八年(32),来歙从山道袭得略阳城,嚣乃使“牛邯军瓦亭,嚣自悉其大众围来歙”。《晋书·苻登载记》:太
南朝宋因流寓置,属宋兴郡。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市北。齐属安兴郡。北周废。
即今江西宜丰县东南凌江,近上高县界。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4: 上高县西北 “城下又五里至凌江口,交新昌界”。
在今台湾省屏东县东南车城乡南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台南府: “射寮溪” 等 “并在恒春县北,西流入于海”。
①在今山西运城市南。元代在盐池置常满、盐北两场,明初合并为东场。民国初并入解池场。②在今广东徐闻县西四十里迈陈。明初置巡司于此。在今广东省徐闻县西迈陈。清时设徐闻营千总驻防于此。
在今贵州安顺市南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安顺府》 引《游名山记》:“洞高十余丈,中平旷,可容千余人。旁有潭水下注。西有一大窍, 日光穿射,备红、黄、白、黑诸色。西南隅一石直立,若观音。东北有石莲花,形色种种
唐置,为羁縻州,属安定州都督府。当在今甘肃庆阳地区。后废。
即武当山。在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9均州:武当山“明永乐中赐名大岳太和山。建太和、南岩、紫霄、五龙、玉虚等宫观。又于天柱峰顶建真武神殿,备极宏丽。嘉靖中又赐名元岳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