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安阳山

安阳山

①又名阳山。即今江苏无锡市西北五十里阳山。《寰宇记》卷92引《风土记》云:“周武王封周章少子斌于无锡县安阳乡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25常州府无锡县:安阳山,周斌“卒葬山下,山因以名。峰峦奇峭,顶有龙湫,俗呼西阳山。昔时阳湖在其西麓云。元末,张士诚将莫天祐屯兵于此,以拒塞宜兴东出之道。今有垒营遗址”。

②一名大山。又称西大山。在今安徽霍邱县西,与河南固始县交界处。《寰宇记》卷129霍邱县:“安阳山在县西九十里。西属固始,东属霍邱。汉《地理志》云:安丰西南有大别山,又有阳泉县。今验古迹阳泉县在山西北,安丰县在山东北,各取县之一字为名。”

③在今河南固始县东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固始县“有安阳山”。《寰宇记》卷127固始县:“安阳山在县东六十里。山顶与霍县分界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50固始县:安阳山“一名大山。势甚高耸。有白龙池在其上。《志》云:唐元和中平蔡,尝驻兵于此。又有故元时大山民寨”。

④在今湖南桃源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桃源县“穿石山”条下:“又安阳山,在县西百二十里。高万丈,云气开合,可占晴雨。”


即“大阳山(1)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陈坑

    即今福建金门岛东陈坑。旧属同安县,明洪武二十年(1387)置陈坑巡司于此。清初废。

  • 章川堡

    北宋置,属德顺军。在今甘肃静宁县东南。

  • 金童桥镇

    在今江苏江阴市东十里金童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 江阴县图: 东有金童桥。民国 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 江阴县东有 “金童桥镇”。

  • 虎头寨

    ①在今湖南泸溪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1卢溪县 “河溪寨” 条下: “ 《志》 云,县北三里有虎头寨,元末筑此,以保障民居。”②在今四川合川市东北。清光绪 《合州志》 卷4: 虎头寨在 “州北十五里,

  • ?隘

    即冥厄。 在今河南信阳县西南。 《战国策·燕策二》: “魏弃与国而合于秦, 因以塞��隘为楚罪。”

  • 波罗赤汛

    即今辽宁朝阳县西南波罗赤镇。清有千总驻守。民国 《朝阳县志》 卷5: “波罗赤千总署,在县南一百一十里。”

  • 富禄镇

    亦名富福镇。在今广西融安县东南桥板乡一带。明属永宁州,置土巡司于此。古镇名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永福县西南。明于此置巡检司。

  • 大庙场

    即今四川铜梁县南大庙镇。清道光《铜梁县志》卷2:大庙场“在县南六十里”。

  • 七星岩

    ①在今广东肇庆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肇庆府高要县“石室山”条:七星岩“连属曲折,列峙如北斗,岩之中亦为石室,容数百人”。②旧称栖霞洞、碧虚岩、仙迹洞。在今广西桂林市东三里七星山第三峰(天玑峰)半山

  • 太子城

    在今河北崇礼县东南。据民国《张北县北》卷2:太子城“在县城东南一百八十里……旧时相传城为秦筑,以居太子扶苏者”,此诞妄,不可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