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宜宾县

宜宾县

①北宋太平兴国元年 (976) 以避太宗讳改义宾县置,属戎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宜宾县西北八十六里蕨溪镇北宣化坝。熙宁四年 (1071) 省入僰道县。

②北宋政和四年 (1114) 改僰道县置,为叙州治。治所在今四川宜宾市西北六里旧州坝。南宋咸淳三年 (1243) 迁治登高山 (今宜宾市东二里东山)。元至元十三年 (1276) 迁今宜宾市,十八年 (1281)为叙州路治。明为叙州府治。民国初属川南永宁道。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1951年析城区置宜宾市。1965年迁今治柏溪镇。


在四川省南缘,西南邻云南省。属宜宾市。面积 3034 平方千米。人口100万。辖17镇、10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柏溪镇。西汉置僰道县,初属蜀郡。建元六年(前135年)设犍为郡,为郡治。南朝梁大同十年(544年)置戎州。北周保定三年(563年)改僰道县为外江县。隋大业初废戎州,置犍为郡;改外江县名僰道县,为犍为郡治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改犍为郡为戎州。北宋太平兴国元年(976年)改义宾县为宜宾县,避太宗赵光义讳。熙宁四年(1071年)宜宾省入僰道。政和四年(1114年)改戎州为叙州;改僰道为宜宾,为叙州治。元至元十八年(1281年)升叙州为叙州路。明洪武六年(1373年)改为叙州府。清因之。1913年属下川南道,1914年属永宁道,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1950年属川南行署区宜宾专区。1951年析县城及近郊置宜宾市。1952年属四川省宜宾专区。1965年县治由宜宾市区迁柏溪镇。1968年属宜宾地区,1996年属宜宾市。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低山丘陵地带。西南缘部分山岭高逾千米。由此渐向东北倾斜。岷江自西北入,左纳文星河、越溪河,右纳花潭溪河,东南流出境。金沙江流经县南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樟油产量与宜宾市合占全国75%。有柑橘、油茶等经济林,是省规划的柑橘基地县之一。农产有稻、小麦、玉米、高粱,并产花生、甘蔗、烤烟、茶叶。叙府芽菜、金丰橘为著名特产。有天然气、煤、盐卤等矿。有发电、酿酒、制糖、化肥、水泥、食品等工业及采气输气。内宜铁路和川云公路中线经此。岷江、金沙江通航运。名胜古迹有石城山、青山、黄伞汉岩墓群等。建有赵一曼烈士纪念碑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药 (藥) 水

    在今甘肃迭部县东。《元和志》 卷39叠州合川县: 药水 “在县东平地。人有患冷者,煎水服之,多愈”。

  • 官渡汛

    在今湖北利川市西南。清有千总驻防。

  • 红门口堡

    在今山西偏关县东北五十二里红门口,为通往内蒙古之要隘。《清一统志·宁武府》:红门口堡“明宣德九年以沟通塞外,建敌台桥洞一座,外设边墙一道,壕堑品窖三层。万历中增左右砖台以备侦望”。

  • 端州站

    又作秃鲁兀。元置,在今朝鲜咸镜南道端川西十三里旧城。元 《析津志》 天下站名: “阿剌可失列百四十 (里) 端州。” 清废。

  • 射戟台 (臺)

    在今江苏沛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9徐州沛县 “射箭台” 条下: 射戟台 “在南门内西偏,相传吕布射戟处”。

  • 方番长官司

    明洪武五年(1372)改方番河中府安抚司置,属贵州卫。治所在今贵州惠水县南八里。正统三年(1438)改属贵州宣慰司。后属定番州。清乾隆间废。

  • 峡江镇

    隋开皇中置,属新淦县。即今江西峡江县西南巴邱镇。明初置巡检司,嘉靖五年(1526)升为峡江县。古镇名。隋开皇年间置,在今江西省峡江县。明初置巡检司于此,嘉靖五年(1526年)升峡江县。

  • 福贡设治局

    1935年改康乐设治区置,直属云南省。治所即今云南福贡县。因居高黎贡山东麓,以嘉言祁福,因名福贡。1949年底改福贡县。1935年由康乐设治局改名,治上帕街(今云南福贡县上帕镇)。1949年改设福贡设

  • 茶王城

    在今湖南茶陵县东七十里古城营。汉置茶陵县于此。宋本 《寰宇记》 卷 115衡州茶陵县:“又按 《图经》 云,茶陵者,所谓陵谷名焉。今攸县东一百四十里茶陵故城是,汉为理所,俗名茶王城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

  • 辛兴镇

    即今河北蠡县东北二十里辛兴镇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47蠡县图:东北有辛兴村。(1)在河北省蠡县中部。面积64.7平方千米。人口4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辛兴,人口 7000。初名新兴,后讹为今名。195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