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射洪县

射洪县

北周改射江县置,属昌城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射洪县西北金华镇。《元和志》 卷33射洪县: “县有梓潼水,与涪江合流,急如箭,奔射涪江口,蜀人谓水口曰洪。因名射洪。” 隋属新城郡。唐武德初属梓州。天宝初属梓潼郡,乾元初复属梓州。北宋属潼川府。明洪武十年 (1377) 废入盐亭县,十三年 (1380) 复置,属潼川州。清属潼川府。民国初属四川嘉陵道。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1950年县治由金华镇迁今治太和镇。唐著名诗人陈子昂为射洪县人。


在四川省中部偏东。属遂宁市。面积1495.9平方千米。人口103.4万。辖20镇、10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太和镇。以梓江水于此奔流如射入涪江,时蜀人称江口为洪,故名。西魏恭帝时置射洪县,治今西北金华镇,属昌城郡。隋大业三年(607年)属新城郡。唐属梓州。宋属潼川府。明洪武十年(1377年)省县入盐亭;十三年复置射洪县,属潼川州。清顺治十年(1653年)县省入潼川州。康熙元年(1662年)复置,属潼川府。1913年属川北道,1914年隶嘉陵道,1928年属四川省。1950年迁治太和镇,属川北行署区遂宁专区。1952年属四川省遂宁专区。1958年并入绵阳专区,1968年改属绵阳地区,1985年属遂宁市。地处盆中丘陵西北部。涪江西北斜贯县境。左纳梓潼江、洋溪河,南流出境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有稻、棉花、油菜籽、薯类。以养蚕著称。有棉纺、印染、农机、缫丝、织绸、皮革、酿酒、化肥、电力、印刷、食品等工业。沱牌曲酒、橘子罐头、草辫著名。绵璧公路经此。涪江水运通长江航道。古迹有金华山陈子昂读书台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药 (藥) 州

    唐贞观八年 (634) 改南建州置,治所在安遂县 (今广东郁南县东南连滩镇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郁南、罗定及广西岑溪等三县市部分地。十八年 (644) 废。

  • 东靖边县

    即1935—1937年西北革命根据地析置靖边县。治所在青杨岔(今陕西靖边县东南青阳岔镇)。旧县名。陕甘宁边区设。1937年由陕西省靖边县东部析置。1938年初撤销,仍并入靖边县。

  • 丹水县

    秦置,属南阳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淅川县西六十五里寺湾村。西汉属弘农郡。东汉还属南阳郡。西晋属顺阳郡。西魏为丹水郡治。北周属南乡郡。隋属淅阳郡, 大业十三年(617)省。唐武德三年(620)复置,属淅州。七

  • 易上村

    即今河北定兴县西南易上乡。明万历 《保定府志》 卷2定兴县图: 西南有易上乡。

  • 挺关

    又名遗遗之门、扦关。战国赵地。在今陕西榆林市西北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 惠文王十六年 (前250),苏厉为齐遗赵王书云,“秦之上郡近挺关,至于榆中者千五百里”。即此。即“遗遗之门”。

  • 威远堡门

    清建,为柳条边门之一。在今辽宁开原市东北威远堡镇。《清一统志 ·奉天府二》: 威远堡边门 “在开原县东北三十里。堡周三里,南门二门。为吉林乌拉等处往来孔道,南至英峨边界七十里”。

  • 牟那山

    即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、包头市西北之乌拉山。《元和志》卷4“天德军”条载李吉甫奏称:天德军旧城“居大同川中,当北戎大路,南接牟那山钳耳咀,山中出好材木,若有营建,不日可成”。《寰宇记》卷39:天德军“

  • 蓝彩桥

    清置,属五常厅。在今黑龙江省五常市东南。清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青石县

    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始兴县置,属遂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潼南县西北玉溪镇西青石坝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青石县: “以县界有青石祠为名。”《寰宇记》 卷87青石县: “以界内有青石山为名。” 大业初属

  • 达里冈爱牧场

    亦作达尔冈厓。在今蒙古国苏赫巴托省西南部,中国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(旧阿巴哈纳尔右翼旗)至苏尼特左旗以北地区。《嘉庆会典》卷78:达里冈爱牧场属内务府上驷院,东西宽三百里,南北长四百里。张穆《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