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南门
即唐高骈所筑成都罗城之万里桥门。南宋陆游《夜登小南门城上》,即此门。在《江上散步寻梅诗》中有“明朝更出小南门”, 自注曰:“万里桥门,一名小南门。”
即唐高骈所筑成都罗城之万里桥门。南宋陆游《夜登小南门城上》,即此门。在《江上散步寻梅诗》中有“明朝更出小南门”, 自注曰:“万里桥门,一名小南门。”
南齐置,属宣城郡。治所在今安徽宣州市境。旋废。
明初废通达等路五处蛮夷洞长官司置,属酉阳宣慰司。治所无考,当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北境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3酉阳宣慰司: 通达砦在 “司东南二百五十里。《志》 云: 元置通达等处五路蛮夷洞长官
唐、宋时设于都城或陪都的馆驿。(1) 唐代设于京师长安的馆驿。《续高僧传》 卷4 《玄奘传》: “从故城之西南至京师朱雀街之都亭驿。” 据元人骆天骧 《类编长安志》 卷4,驿在朱雀街西第一街第二坊,即
西汉置,属乐浪郡。治所在今朝鲜江原道通川、高城之间。东汉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朝鲜江原道高城附近。后废。
在今河南罗山县西南九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0罗山县: 黄神山,“ 《志》 云: 下有唐南罗州遗址”。
全称应为广宁前屯卫中前千户所城。明《辽东志》卷2:中前所城“周围二里二百六十九步,高三丈,池深一丈,阔二丈,周围四里三百步,南门一座,宣德三年指挥叶兴建”。《清一统志·锦州府二》:中前所城“在宁远州西
又名旧市镇。即今浙江松阳县西北二十四里古市镇。本章安县地,东汉建安四年(199)置松阳县,设治于此。唐贞元中迁治紫荆村,即今松阳县治。(1)在浙江省松阳县北部、松阴溪畔。面积47平方千米。人口 2.2
即今广西平南县南六陈镇西南大妙村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平南县图:南有大妙墟。
亦作王鋐堡。明置,属宁夏卫。即今宁夏永宁县南望洪乡。
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乌苏里江上游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 “伊津河” 条下: “福齐河,亦在 (宁古塔) 城东南一千三百里。西北流入乌苏哩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