应德镇
明置,属罗源县。在今福建罗源县西南应德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罗源县:应德镇在“县南二十五里,与连江县接界。为往来通道。应德铺设于此”。
古镇名。明置,即今福建省罗源县西南应德。属罗源县。为通往连江要道。
明置,属罗源县。在今福建罗源县西南应德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罗源县:应德镇在“县南二十五里,与连江县接界。为往来通道。应德铺设于此”。
古镇名。明置,即今福建省罗源县西南应德。属罗源县。为通往连江要道。
在今新疆鄯善县东北西盐池。清乾隆《西域图志》卷14辟展:纳呼“四围皆山,滨湖之地司驻牧。其西谷口狭而深,为辟展东境关隘”。清光绪年间置西盐池驿于此。
即今浙江嘉兴市北二十六里王江泾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1嘉兴县:“相传以王、江二姓居此而名,今为运河所经,曰王江泾市。”以傍运河,为往来冲要之地。明嘉靖三十四年(1555),胡宗宪大破倭寇于此。清嘉兴府同
明置,属广东都司。在今广东惠州市城东南隅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惠州府: 惠州卫 “在府治东南,洪武三年立千户所,二十三年改为卫”。后废。
在今江苏宝应县南。《水经·淮水注》: “永和 (安) 中,患 (樊梁) 湖道多风,陈敏因穿樊梁湖北口下注津湖径渡,……兴宁中,复以津湖多风,又自湖之南口,沿东岸二十里穿渠入北口,自后行者不复由湖。”
①明嘉靖二十五年 (1546) 置,在今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东南新城子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7辽东都司 “散洋峪堡” 条下: “又孤山堡,在碱场堡东南,亦嘉靖二十五年置。”②明置,即今陕西府谷县西孤山乡。
即灵鸟山。在今安徽休宁县西二里凤凰山。三国吴置休阳县,即取在此山之阳为名。
为小潢河支流。在今河南新县、光山二县境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0光山县 “梅林河” 条下: “县南九十里有陡山河,……东北流入官渡河。”
当在今埃及塞得港西达米埃塔附近。南宋周去非《岭外代答》卷3:木兰皮国“盖自大食之陁盘地国发舟正西,涉海一百日而至之,一舟容数千人,舟中有酒食肆机杼之属,言舟之大者莫木兰若也”。
在今广东南澳县东南,一说在潮阳市海门镇南。 元陈 《通鉴续编》 卷24: 南宋景炎二年(1277),“六月,帝舟迁于潮州之浅湾。……九月,大元索多援泉州,张世杰帅师还浅
即今山东东平县西南四十四里大安山。以在安山下,故名。明、清时为安山闸,系运河中枢总汇之地。(1)在河北省昌黎县北部。面积80.9平方千米。人口4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安山,人口 3120。因镇北安山得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