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福宫
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南青城山麓丈人峰下。原名丈人观,宋以后改为建福宫。
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南青城山麓丈人峰下。原名丈人观,宋以后改为建福宫。
北周保定二年(562)改淯阳郡置,治所即今陕西旬阳县东北蜀河镇。三年(563)废。北周保定二年(562年)置,治黄土县(今陕西旬阳县东北蜀河入汉水东岸)。辖境约今陕西省旬阳县东北一带。次年废。
北宋置,属盘石县。在今四川资中县西北九十里。民国 《资中县续修资州志》 卷2: “镇子坝在县西九十里。古赖胥镇也。左右旧有四寺,曰东林、西岩、南岩、北岩。今废其三,仅存北岩,寺外古钟三口,有资县龙水上
南朝梁大同中置,为东巴州治。治所在今陕西西乡县西南巴岭侧。以木马河为名。后废。
即今山东长清县治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济南府长清县: “至道二年徙城于刺榆”,即此。
在今云南师宗县东南科白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5师宗州: 绿德山“在州东百二十里。孤峰秀削,一名六德山。有六德废驿址”。
即广仁城。在今新疆霍城县北。清《林则徐日记》:道光二十二年(1842)十一月初七日,“至大芦草沟,此处有土城曰广仁城”。
在今江苏常州市东南七里。《清一统志·常州府二》:文成坝,“先是城中水出东水门直行,明万历九年开新河,使水南入运河。旁筑二坝,建祠屋其上, 曰文成里”。
今蒙古国巴彦洪戈尔省图音河。《魏书·蠕蠕传》: 神䴥二年 (429) 五月, 世祖统兵从漠南进袭蠕蠕,至栗水,“缘栗水西行,过汉将窦宪故垒。六月,车驾次于兔园水,去平城三千七百里。分军搜
北宋宣和四年 (1122) 改石城县置,属平州。治所在今河北唐山市东北。金复名石城县。古县名。北宋宣和四年(1122年)改石城县置,治今河北省唐山市东北,属滦州。寻地入金,复名石城县。
①《周礼·春官·大司乐》:“四镇五岳崩”,将四镇与五岳并举。郑玄注曰:“四镇,山之重大者,谓扬州之会稽(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)、青州之沂山(在今山东临朐县南)、幽州之医无闾(在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西)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