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悦城县

悦城县

①南朝宋置,属晋康郡。治所在今广东德庆县东北。隋开皇十二年 (592) 废。

②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乐城县置,属晋康郡。治所即今广东德庆县东南悦城镇。乾元初属康州。北宋开宝五年 (972) 废。


古县名。(1)南朝宋置,治今广东省德庆县东北,属晋康郡。隋开皇十二年(592年)废。(2)唐天宝元年(742年)以乐城县改名,治今广东省德庆县东悦城。属晋康郡,乾元元年(758年)属康州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年)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渌口戍

    即今湖南株洲县治渌口镇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长沙有渌口戍,即此。即“渌口”。

  • 蒙抵黎岩山

    又名黎崖山。在今云南易门县南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4易门县: “蒙抵黎岩山在旧县治南五十里。高插云汉,下有平谷,宜畜牧,异马多产于此。《志》 云: 山一名马头山。又名黎崖。万历初,抚臣邹应龙斩马

  • 白棘城

    北魏时高昌国地。即今新疆鄯善县。《魏书·高昌传》:高昌王马儒遣长史巩顾礼及其世子马义舒迎北魏将韩安保“至白棘城,去高昌百六十里”。即此。

  • 又作、卢。随周武王伐纣的八国之一。在今湖北襄阳县西南。《国语·周语中》:“卢由荆妫。”韦昭注:“卢,妫姓之国。”春秋为卢戎国,后灭于楚为邑。《左传》:文公十四年(前613),“二子以楚

  • 安邑郡

    北周置,属虞州。治所在夏县(今山西夏县)。辖境相当今运城市东部及夏县地。隋开皇初废。义宁元年(617)复置,治所在安邑县(今山西运城市东北安邑)。唐武德元年(618)废。北周置,治夏县(今属山西)。属

  • 那零营

    在今海南省临高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5临高县:“那零营在县南。又南有屯建营。俱防生熟黎人劫路。”

  • 同蒲铁路

    从今山西大同至永济市蒲州镇。全长约854公里。清宣统元年(1909)动工,先修太原至平遥段,1911年后时断时续。至1936年从太原到风陵渡的同蒲路南段建成;从1935年至1939年太原至大同段也建成

  • 黑虎庙

    在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9均州 “小江口关” 条下: “在州西八十里者曰黑虎庙,险僻多盗,有巡司戍守。”

  • 池江铺

    即今江西大余县东北五十里池江镇。光绪《大清一统舆图》大庾县东北有“池江铺”。

  • 顺宁州

    明洪武十五年 (1382) 降顺宁府置,属大理府。治所即今云南凤庆县。十七年 (1384) 复升为府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年)降顺宁府置,治今云南省凤庆县。辖境相当今云南省凤庆、昌宁等县。十七年复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