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惠民县

惠民县

清雍正十二年 (1734) 置,为武定府治。治所即今山东惠民县。1913年废府,属山东济南道。1925年改属武定道。1928年直属山东省。


在山东省北部。属滨州市。面积1365平方千米。人口62.2万。辖10镇、4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惠民镇。秦为厌次县,治今惠民县东北。西汉改为富平县。东汉复名厌次。北齐省入阳信县。隋复置于北旧州城(今辛店乡先棣州村),属渤海郡。唐为棣州治。北宋大中祥符八年(1015年)移今惠民县治,为棣州治。明洪武初棣州、厌次县并废。六年(1373年)复州,改名乐安县。宣德元年(1426年)改为武定州,属济南府。清雍正二年(1724年)升为武定直隶州;十二年升武定州为府,置惠民县为府治,取城南惠民沟为名。清咸丰《武定府志》:惠民沟“在惠民县东南二十里,明景泰中徒骇河溢,北入黑洼渚,因凿此沟导洼水入沙河。岁堙塞,嘉靖二十四年大水,佥事王煜再加疏浚,民甚赖之,因名惠民沟”。1913年废府为惠民县,属岱北道(次年改为济南道)。1925年属武定道,1928年直属省。1941年属冀鲁边区第三专区。1945年析县城及郊区置惠民市,市、县均属渤海行政区第四专区。1946年析惠民、济阳二县各一部置杨忠县,属渤海行政区第二专区。1948年惠民市并入惠民县。1949年惠民县属垦利专区。1950年惠民县属惠民专区。1958年滨县裁入,属淄博专区。1961年原滨县析出复置,惠民县仍属惠民专区。1992年属滨州地区。2000年滨州地区撤销,属滨州市。地处鲁西北平原,地势平坦。境内有徒骇河、土马河、沙河三河分布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以小麦、玉米、大豆、谷子为主,是全国粮棉重点生产基地和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重点县。石油、天然气等地下资源丰富,属胜利油田开发区。有棉纺织、拖拉机制修、活塞、机械工程材料、汽车大修、供电、酿酒、地毯、五金、面粉加工、印刷、酱菜等工业。“武定府酱菜”曾为贡品。有滨郑、永莘、庆淄、济埕、乐胡公路交会于此。水上交通有黄河航运。1991年建成通车的清河镇黄河承压舟浮桥,是贯穿华东和华北地区的重要干线通道。名胜古迹有孙子故园和孙子书院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思乡岭

    又名德胜岭。即今河北滦平县南十八盘岭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 “松山州” 后附宋王曾 《上契丹事》 曰: “又度德胜岭,盘道数层,俗名思乡岭,八十里至新馆。”

  • 益兰州

    蒙古至元七年 (1270) 置,治所在今俄罗斯图瓦共和国克孜尔西南、厄列格斯特河旁顿帖列克古城。益兰本蛇名,见于州境山中,因以为州名。《元史·刘好礼传》: “至元七年,迁益兰州等五部断事官,以比古之都

  • 美澜

    即今福建莆田市东南美欄。清置把总于此。

  • 峡口

    ①即西陵峡口。在今湖北宜昌县西二十五里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吴主传》: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(219),孙权得荆州,以陆逊为右护军、镇西将军,陆逊 “还屯夷陵,守峡口以备蜀”。②在今宁夏青铜峡市南黄河东。《方

  • 石柱店

    在今河南滑县南。《旧唐书·李澄传》:兴元元年(784),李希烈据汴州,滑州刺史李澄降,“希烈苦攻宁陵,邀澄率其众至石柱,澄令纵火焚营而伪遁”。

  • 湖广等处行中书省

    简称湖广行省。元至元中置,治所在武昌路(今湖北武汉市武昌)。以辖境包括宋之荆湖北路、荆湖南路和广南西路而得名。辖境相当今湖北长江以北的小部分、以南的大部分、湖南全省、广西全区、广东自电白、茂名以西和贵

  • 卞山

    一作弁山。在今浙江湖州市西北十八里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长城县“有卞山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1:卞山“山有石似玉,因名。亦曰弁山”。古山名。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北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长城县有卞山,《周处风土

  • 次塘

    在今安徽太和县东南。《水经·颍水注》:“细水又东南积而为陂,谓之次塘。”

  • 胡苏河

    古九河之一。在今河北东光县东南。《尚书· 禹贡 》 疏: “胡苏,其水下流,故曰胡苏。胡,下也,苏,流也。” 《汉书· 沟洫志》: “许商以为古说九河之名,有徒骇,胡苏、鬲津,今见在成平、东光、鬲界中

  • 春秋吴邑。在今江苏吴县南。《国语·吴语》:“越之左军、右军乃遂涉而从之,又大败之于没,又郊败之,三战三北,乃至于吴。”古邑名。春秋吴邑。在今江苏省苏州市南。《国语·越语上》:越王勾践“是故败吴于囿,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