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昆 (崑) 山

昆 (崑) 山

①又名小昆山。在今上海市松江县(松江镇) 西北二十三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3嘉兴府:昆山 “在华亭县西二十三里。《吴地记》 云: 昆山,陆氏之祖葬此。因生机、云,皆负辞学,时人以玉出昆岗,因而名焉”。南朝梁时设昆山县于其北。唐天宝中置华亭县。昆山县移治西北马鞍山下,后马鞍山习称昆山,此山遂名小昆山。

②即今江苏昆山市城西北隅之马鞍山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4苏州府昆山县: 昆山 “山本名马鞍山,唐天宝中移县治于山之阳,因改曰昆山”。

③在今安徽无为县西南昆山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6无为州: “昆山亦在州西南百二十里,有东、西二山,皆产矾。其下有清水潭。”

④即矾山。在今安徽庐江县东南四十里矾山镇南。《宋史· 地理志》 庐江县: “有昆山矾场。”

⑤在今广东普宁市东北洪阳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普宁县: 昆山 “在县治 (今洪阳镇) 东。《清一统志·潮州府》: 昆山 “在普宁县 (今洪阳镇) 东半里。林木丛蔚,多巨石”。

⑥在今广东鹤山市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肇庆府》:昆山 “在鹤山县 (治今鹤山市西南鹤城) 北四里。为数县雄镇,与仑山并峙,人合呼之为昆仑山。昆山高千仞,至其上,则南海顺德、新会、高明、新兴、开平四面山川皆见。仑山在县治正西。《舆地纪胜》: 昆山上有天井,仑山上有白龙池”。

⑦即今新疆与西藏间之昆仑山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 “昆山之玉不出。” 指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后宅镇

    即今江苏无锡县东南后宅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金匮县:“后宅镇在城东南四十里。”(1)在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南部。面积33平方千米。人口3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后宅,人口 4500。因位于明兵部司务邹姓

  • 牵水

    即今江西西部之袁河,为赣江支流。《水经·赣水注》: “牵水西出宜春县,牵水又东径吴平县,牵水又东径新淦县,而注于豫章水,湖汉及赣并称也。” 《清一统志·袁州府》: 袁江“古名南水,亦曰牵水,又曰渝水”

  • 峨眉原

    在今山西永济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1蒲州: 峨眉原 “在州东五里。自西而东,绵亘逶迤,跨临晋猗氏之境”。

  • 台南县

    1895年日本占领后改安平县为台南县,治所即今台湾省台南市。1901年废县改设台南厅,1920年废厅改设台南州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复改台南县,属台湾省。治所即今台南县(新营市)。在台湾省本岛西南

  • 峄阳山

    即葛峄山。今江苏邳州市西南之岠山。《元和志》 卷9下邳县: 峄阳山 “在县西六里”。即“葛峄山”。

  • 乌珠河设治局

    1922年析五常、同宾二县地置,属吉林滨江道。治所在乌吉密(今黑龙江省尚志市)。1927年改为珠河县。1922年由五常、同宾二县析置,治乌吉密河(今黑龙江尚志市尚志镇)。1927年升县,并改名珠河县。

  • 廉县

    西汉置,属北地郡。治所在今宁夏贺兰县西北暖泉附近。东汉末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北。属北地郡。东汉永和末废。

  • 四眼桥

    又名法轮场。即今四川资中县西北球溪河岸之法轮镇。清光绪《资州志》卷3:四眼桥“在州西一百四十里。又名法轮场。连仁寿界。人烟稠密,后有巨涧, 出阳陵山,下流经龙水废县,委曲数十里,至球溪小三江口,与龙结

  • 梨园屯

    在今河北威县东梨园屯乡。为清末山东冠县、河北威县一带义和拳活动中心。民国 《威县志》 卷20: 光绪二十四年 (1898),“山东冠县梨园屯村义和拳民与天主教民因庙地起争端,激起事变”。在今河北省威县

  • 打牛坪堡

    在今云南永平县东北大古坪。《清一统志·永昌府》:打牛坪堡“在永平县东九十里。明正统间,置土巡司、土驿丞。今皆裁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