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昆明县

昆明县

①唐武德二年 (619) 置,属嶲州。治所即今四川盐源县。一说在盐源县东北卫城。《元和志》卷32嶲州昆明县: “盖南接昆明之地,因以为名。”至德二载 (757) 没入吐蕃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贞元十一年 (795),“南诏攻吐蕃昆明城,取之”。即此。十七年 (801) 收复,后没于南诏。南诏曾置香城郡于此。

②蒙古宪宗四年 (1254) 置昆明千户,元至元十二年 (1275) 改昆明县,属善州,为中庆路治。治所即今云南昆明市。《通典》 卷187: “昆弥国,一曰昆明,西南夷也。” 县以昆明夷为名。明、清为云南府治。南明时期曾改名昆海县。民国初为云南滇中道驻地、云南省会。1916年废滇中道,仅为省会。抗日战争时期迁治官渡 (今昆明市南二十里官渡镇)。1946年改名谷昌县。1950年复名昆明县,治所迁回昆明市。1953年撤销,并入昆明市。


(1)古县名。唐武德二年(619年)置,治今四川省盐源县东北卫城。为汉定莋县故地。属嶲州。天宝末地入吐蕃,贞元十一年(795年)又入南诏,南诏设香城郡于此。(2)古旧县名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置,治今云南省昆明市。属善州。二十一年州废,以县为中庆路治。明、清为云南府治。1913年废府留县。1928年县城区析置昆明市(1935年核准)。1945年改名谷昌县,迁治官渡。1949年复名昆明县,1952年并入昆明市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岩龙

    在今四川九龙县西南三岩龙乡。清置三岩龙土百户。

  • 洗泊

    在今新疆泽普县境。清徐松 《西域水道记》卷1: “泽普勒善河又东北流渟为洗泊 (在叶尔羌城东南七十里)。水草之交,卢奴所潴,是为黑水。故回人称曰喀喇乌苏。” 《清一统志·叶尔羌》: 喀喇水“在叶尔羌城

  • 马栏山

    又作马兰山。在今陕西铜川市北三十里。《晋书·惠帝纪》:元康六年(296),“冯翊、北地马兰羌、卢水胡反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4同官县:“《志》云,北地有马兰山,羌居其中,谓之马兰羌。《邑志》云,山在县北

  • 剑川州

    明洪武十七年 (1384) 升剑川县置,属鹤庆府。治所在柳龙充 (即今云南剑川县)。清乾隆三十五年 (1770) 改属丽江府。1913年废为县。明洪武十七年(1384年)升剑川县置,治今云南省剑川县南

  • 新寨

    ①在今湖南凤凰县西北六十五里。山势高峻。清严如熤 《苗疆险要考》 谓 “左接池荷,右临乌巢,为苗寨最雄峙之地”。②在今湖南新宁县西二十里。明置巡司于此。③在今贵州黎平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1黎平府

  • 青阳峡

    在今陕西陇县西北四十里。唐杜甫 《青阳峡》 诗云: “塞外苦厌山,南行道弥恶。……昨忆逾陇坂,高秋视吴越。”在今陕西省陇县西北。唐乾元二年(759年)杜甫所作《青阳峡诗》即言此峡景色。

  • 不羹

    春秋楚邑。有东西二不羹,一在今河南舞阳西北沙河入汝水处;一在襄城县东南二十里汝水北岸。《左传》:昭公十一年(前531),“楚子城陈、蔡、不羹”。杜注:“襄城县东南有不羹城,定陵西北有不羹亭。”又十二年

  • 神田

    在今四川城口县北。清道光 《城口厅志》 卷4: 神田在 “厅北一百五十里。其山最高,绝顶平旷,纵横宽数十里,皆老林地。产洋芋,荞麦最丰熟”。

  • 芳林镇

    又作芳林渡。在今广西贺县南贺江南岸。南宋李焘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卷11:开宝三年(970),潘美征南汉,“王师拔冯乘,前锋至芳林”。即此。古镇名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南、富川江南岸芳林。北宋开宝三年

  • 沙县

    ①隋开皇初改沙村县置,属建州。治所即今福建沙县东古县。《元和志》卷29汀州沙县:“因沙丘以为名。”一说因县境沙溪而得名。明《寰宇通志》卷49延平府《建置沿革》:沙县“以县有沙源也”。并云,沙源“在沙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