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江府
元至元十五年 (1278) 改华亭府置,属嘉兴路。治所在华亭县 (今上海市松江县)。《名胜志》:松江府 “取吴松江而名”。辖境相当今上海市吴淞江以南地区。至元二十九年 (1292) 属江浙行省,泰定三年 (1326) 废。天历元年 (1328) 复置。明属南京。清属江苏省。1912年废。明清为全国纺织业中心,有 “衣被天下” 之誉。
元至元十五年(1278年)改华亭府置,治华亭县(今上海松江区)。辖境约当今上海市吴淞江以南地区。属江浙行省。明属南京。清属江苏省。1912年废。
元至元十五年 (1278) 改华亭府置,属嘉兴路。治所在华亭县 (今上海市松江县)。《名胜志》:松江府 “取吴松江而名”。辖境相当今上海市吴淞江以南地区。至元二十九年 (1292) 属江浙行省,泰定三年 (1326) 废。天历元年 (1328) 复置。明属南京。清属江苏省。1912年废。明清为全国纺织业中心,有 “衣被天下” 之誉。
元至元十五年(1278年)改华亭府置,治华亭县(今上海松江区)。辖境约当今上海市吴淞江以南地区。属江浙行省。明属南京。清属江苏省。1912年废。
①在今辽宁铁岭县东南五十三里,西距小宝山三里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 贵德州:“有陀河、大宝山。”②在今四川彭州市西北大宝镇境。民国楼云林《四川》:“铜矿以彭县为最著,矿区在距城西北约六十里之大宝山。现有开
辽置,为榆州治。治所在今辽宁凌源市西土城子。金皇统三年 (1143) 属大定府,元属大宁路。明初废。古县名。辽置,治今辽宁省凌源市西十八里堡。属大宁路。明初废。
金大定二十二年 (1182) 升清涧城置,属绥德州。治所即今陕西清涧县。明弘治九年 (1496)属延安府。清雍正三年 (1725) 仍属绥德州。民国初属陕西榆林道。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在陕西省北部,
①亦名马骁山。在今四川江津市北隔江一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江津县:江阳城“宋乾德五年移县治马鬃镇,即今治也。今县治北一里即马鬃山,镇盖因以名”。②亦作马踪山。在今四川合川市东北渠河咀簿刀岭,与云门山相
南越赵佗都城。在今广东广州市内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南海郡番禺: “尉佗都”,即此。
①即古东陵川水、紫河。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南之浑河。《清一统志·归化城六厅》:紫河“在和林格尔地。蒙古名五蓝木伦”。上游有二水:北为凉城县之宁远水;南为山西右玉县之兔毛河,二水在杀虎口外,和林格尔县东南
又名龙鹤、龙鹄。在今四川松潘县。《宋书·吐谷浑传》:“自抱罕以东千余里,暨甘松,西至河南,南界昂城、龙涸。”即此。北周保定五年(565)于此置龙涸防。天和元年(566)于此置扶州,龙涸郡、嘉诚县。又作
一名喀唎水。即叶尔羌河上源。在今新疆莎车县西南。清乾隆 《西域图志》 卷28:哈喇乌苏 “旧音喀喇乌苏,源出叶尔羌城西葱岭中,东流径城东”。即此水。“喀喇乌苏”,意为黑水。
旧名盐铁塘。即今上海市南汇县西盐铁塘。塘北有下沙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松江府上海县:下沙浦“相传五代时吴越运盐铁于此。宋绍兴十五年,秀州判曹泳开顾会浦,又浚盐铁塘,舟楫通利,因改名下沙浦”。
即龙牙菩提。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西北海上之凌加卫岛。《郑和航海图》作龙牙交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