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梵净山

梵净山

古名三山谷。又名辰山、思邛山、九龙山。土名饭甑山。在今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南,与江口县和松桃苗族自治县交界处。海拔2494米。《黔记》: 贵州山,以梵净山为第一。《清一统志·松桃厅》 引 《九龙山志》: “群山耸拔,分为九支。中涌一峰,周围仅数丈,突兀陡绝,其高千仞。中如斧划,麓断而巅连,划处隔五六尺许,名金刀峡。峡有飞桥相接,左右皆梵宇,广阔可容数十人。寺侧有石名说法台,陟者攀铁絙上下。山傍石出如笋,穹窿峭拔,有拜佛台、香炉峰、棉絮崖、炼丹台、藏经崖。井曰定心水。山后有池曰九龙池。又有辟支佛遗迹。山下九十九溪,环绕纡折而通楚蜀,黔中胜概,无逾于此。” 是西南的佛教名山。产有***、珙桐等珍稀动植物,为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。


在贵州省东北部,江口县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松桃苗族自治县三县间。旧称三山谷、三悟山、辰山、九龙山,俗称饭甑山。明代广修寺庙,为佛教圣地,取“梵宇净洁”之意改今名。为武陵山主峰。以凤凰山最高,海拔2493米。尚有2000米以上高峰多座。为断块山,山体岩石多为年代古老的变质岩。雄伟险峻,断崖陡壁遍布。自然景点集中在金顶附近。生物资源丰富,有大片古老孑遗植物珙桐林,为世界濒危动物黔***惟一产地。辟有全国重点自然保护区,已列入国际《人与生物圈》自然保护区网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二榆

    指大、小榆谷。在今青海贵德县东北、尖扎县西北黄河南岸一带。《后汉书·西羌传》:永元年间,隃麋相曹凤上言:“臣愚以为宜及此时,建复西海郡县,规固二榆,广设屯田。”大、小榆谷的合称。在今青海省贵德县东黄河

  • 江郎山

    简称江山。即今浙江江山市南四十六里江郎山。《寰宇记》卷97江山县:江郎山“山上有五色石, 日照炫曜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江山县:江郎山,“《志》云:山高六百寻。一名金纯山,一名须郎山。有三峰, 皆耸秀

  • 昆 (崑) 楼镇

    即今四川邻水县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: 隣水县: “乾德四年,移治崑楼镇。”

  • 万安桥

    即洛阳桥。今福建泉州市东北洛阳桥。即“洛阳桥”。

  • 下博县

    西汉置,属信都国。治所在今河北深州市东南三十里下博乡。《元和志》卷17:“以泰山有博县,故此加‘下’字。”东汉属安平国。北魏移治今深州市东,属长乐郡。北周建德六年(577)复还旧治。隋属信都郡。唐属深

  • 定海中左千户所

    明洪武二十年 (1387) 置,属浙江都司。治所在今浙江定海县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7年)置,治今浙江省宁波市东南大松。清顺治十七年(1660年)废。

  • 开平城

    蒙古宪宗五年(1255)忽必烈命僧子总(刘秉忠)建,为忽必烈王府。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四十里上都河北岸兆奈曼苏默古城。《元史·世祖纪》:中统元年(1260),“春三月戊辰朔,车驾至开平。亲王合丹、阿只

  • 夷邻县

    唐置,属羁縻悦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兴文县境。后废。

  • 马头关

    在今浙江德清县南马头关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1武康县:马头关在“县(治今武康镇)南三十里。路出余杭,为往来之径道”。

  • 梅龟堡

    明隆庆四年 (1570) 置,属隆安县。在今广西隆安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0隆安县 “驮演寨” 条下: 梅龟堡 “在县东南五十里,有戍兵以扼梅龟岭之险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