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武进县

武进县

①西汉置,属定襄郡,为西部都尉治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东北。东汉属云中郡。东汉末废。

②三国吴嘉禾三年 (234) 改丹徒县置,属毗陵典农校尉。治所在今江苏镇江市东南十八里丹徒镇。西晋太康二年 (281) 复名丹徒县。

③西晋太康二年 (281) 分丹徒、曲阿二县地置,属毗陵郡。治所在今江苏丹阳市东五十里。南朝宋大明末改属南东海郡。梁改名兰陵县。唐武德三年(620) 复置,属常州。治所在今江苏武进县。八年 (625) 省入晋陵县。垂拱二年 (686) 复置,与晋陵县同为常州治。元为常州路治。明为常州府治。民国初属江苏苏常道。1927年直属江苏省。

④唐万岁通天二年 (697) 改帖夷县置,属扶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南坪县东南一百里白水江东岸。神龙元年 (705) 复改为帖夷县。


(1)古县名。(1)西汉置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东北。为定襄郡西部都尉治。东汉建武二十六年(50年)改属云中郡。建安二十年(215年)因匈奴侵扰废。(2)三国吴嘉禾三年(234年)改丹徒县置,治今江苏省镇江市东南丹徒镇。属毗陵典农校尉。西晋太康三年(282年,一说二年)复名丹徒县。(3)西晋太康二年(281年)析丹徒、曲阿二县置,治今江苏省丹阳市东北。属毗陵郡。东晋属晋陵郡。南朝宋、齐属南东海侨郡。南朝梁改兰陵县。(2)古旧县名。唐垂拱二年(686年)析晋陵县置,治今江苏省常州市。属常州。元属常州路,明、清属常州府。1993年迁治湖塘镇。1995年撤销,改设武进市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固陵聚

    在今河南太康县南。秦为固陵县,西汉改为固始县,东汉废县为固陵聚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陈国阳夏县: “有固陵聚。”

  • 万夏村

    即今河北石家庄市西南振头乡。《寰宇记》卷61镇州石邑县:“隋开皇三年,移定州之石邑县于万夏村。”即此。唐初为恒州治。宋初废石邑县入获鹿县。

  • 东永

    即东引山。今福建连江县东北东引岛。

  • 虎林厅

    清宣统二年 (1910) 改呢玛厅置,属吉林省。治所在呢玛河口 (今黑龙江省虎林县东北虎头镇)。以七虎林河得名。1913年改为虎林县。清宣统二年(1910年)由呢玛厅改名,治今黑龙江省虎林市。1913

  • 十三陵

    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北天寿山。因明代十三个皇陵皆营建于此而名。陵园有长陵(成祖)、献陵(仁宗)、景陵(宣宗)、裕陵(英宗)、茂陵(宪宗)、泰陵(孝宗)、康陵(武宗)、永陵(世宗)、昭陵(穆宗)、定陵(神宗

  • 石峡口山

    在今甘肃山丹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甘州府》:石峡口山“在山丹县东八十里。两峰相对,下有石井”。

  • 素盖提卡

    清光绪十五年 (1889) 置,在今新疆皮山县南喀拉喀什河上游南岸苏盖提。清宣统 《新疆图志》 卷9: 素盖提卡 “光绪十五年经莎车州潘署牧、叶城县黄署令禀请设卡于此”。

  • 施溪

    在今贵州万山特区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2思州府施溪长官司: 施溪在 “司东里许。其上流自铜仁府来,流经司北十里,有龙门滩,滩险损舟。下流达湖广辰州府界”。

  • 大母桥

    在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东清水河注入黄河处。一说在今青海乐都县西南。《魏书·吐谷浑传》:世祖拓拔焘“诏晋王伏罗率诸将讨之,军至大母桥,……慕利延走白兰”。

  • 金娑山

    即金岭。今新疆天山东支博格达山。《新唐书·沙陀传》: “处月居金娑山之阳,蒲类之东,有大碛,名沙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