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汤陵

汤陵

①俗称汤王陵。在今山西万荣县西北,传为商汤葬处。《元和志》卷12河中府宝鼎县:殷汤陵“在县北四十三里”。

②又名汤王墓。在今安徽亳州市北门外二里涡河北岸凤头村。传为商成汤衣冠冢。清代书法家梁��手书碑刻曰“商成汤之墓”。辛亥革命后,辟为汤陵公园。

③商代成汤之陵。在今河南偃师市东。《史记·殷本纪》《正义》引《括地志》:“洛州偃师县东六里有汤冢,近桐宫,盖此是也。”《寰宇记》卷5偃师县:“汤王陵坑在县东北山上八里。”


又称汤王墓。在安徽省亳州市古城北门外涡河北岸凤头村。传为商成汤衣冠冢。陵如高丘,四周古树参天,近旁原有古刹。清代书法家梁巘手书碑刻“商成汤之墓”。墓前左右有高碑两座,记重修汤陵史实。辛亥革命后辟为公园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刀毕河

    即乌苏里江上源。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东北。民国徐曦《东三省纪略》卷3:乌苏里江“刀毕河在三道沟河之西。源出锡赫特山脉之南端,东北流与三道沟河合。二河既合北流至密山县东界,松阿察河挟兴凯湖之水自左岸来会

  • 疏勒府

    清光绪二十八年 (1902) 改疏勒州置,治所在喀什噶尔新城 (今新疆疏勒县)。辖境相当今新疆喀什、疏勒、疏附、岳普湖、伽师、阿图什、乌恰等市县地。1913年改为疏勒县。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年)升

  • 石头津步

    又名石头渚、投书渚。在今江西南昌市西郊红石岗上。《水经·赣水注》:“赣水又径郡北……水之西岸有盘石,谓之石头津步之处也。”《陈书·周文育传》:“广州刺史萧勃举兵逾岭,诏文育督众军讨之。时新吴洞主余孝顷

  • 寸金堤

   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(故江陵县)西。《舆地纪胜》卷64江陵府:寸金堤“在府城外,万寿寺之西。张孝祥有寸金堤记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8江陵县:寸金堤“在府城龙山门外。五代时高氏将倪可福筑以捍蜀江激水,谓其

  • 永和

    即今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南十里永和大寨。旧为永和部落头人驻地。“永和”为佤语永绕的变音,“永”为寨,“绕”为森林,意即森林寨。

  • 百家岩

    即天门山。在今河南焦作市东。《元和志》卷16修武县:“天门山,今谓之百家岩,在县西北三十七里。以岩下可容百家,因名。”在河南省修武县境内云台山天门山下。为“竹林七贤”(嵇康、阮籍、山涛、向秀、阮咸、王

  • 京兆地方

    1912年中华民国定都北京,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,设京兆尹,直隶中央政府。治所在大兴、宛平县 (今北京市)。辖区相当今北京市 (除延庆县外)、天津市武清、宝坻县及河北涿州、霸州、固安、永清、安次、香河、

  • 福山县

    金天会二年 (1124) 刘豫析置,属登州。治所即今山东烟台市西南福山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6福山县: 福山在 “县北五里。县以此名”。明、清属登州府。民国初属山东胶东道。1925年属莱胶道。1928

  • 都尉坝

    在今四川南充市南十五里火花镇。《元史·赵匣剌传》: 蒙古中统四年 (1263),“宋刘雄飞以兵犯青居山旧府,匣剌与战于都尉坝,败之”。即此。

  • 平恩县

    东汉改平恩侯国置,属魏郡。治所在今河北曲周县东南西呈孟乡。三国魏属广平郡。北齐天保七年(556)移治斥漳城(今曲周县东南)。隋复还治呈孟,属武安郡。唐属洺州。金废为镇。古县名。东汉改平恩侯国置,治今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