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沈岭

沈岭

亦名姜维岭。在今陕西周至县南五十里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姜维传》:延熙二十年(257),姜维欲向秦川,“复率数万人出骆谷,径至沈岭”。即此。


古山名。在今陕西省周至县西南。三国蜀延熙二十年(257年),姜维攻魏关中,兵出沈岭,即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司里山

    又名棘梁山。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六十四里。相传宋代以晁盖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曾在此营建山寨。山顶有千佛崖镌坐佛像,高12米,两旁各有一僧侍立。崖两侧佛像近五百尊,姿态各异,多为唐宋作品,间有明清雕刻。

  • 十三万户

    藏籍对元代在前藏、后藏所设十三个万户的总称。元沿金制,全国均设万户官职。内地诸路万户为军职,分属各行省而总辖于枢密院;藏族地区各万户军民通摄,分属各宣慰司而总辖于宣政院。前藏、后藏各万户,始置于至元五

  • 舟口场

    即周口场。今四川蓬安县。1953年蓬安县迁此。

  • 车溪

    ①在今浙江桐乡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1崇德县:“车溪在县(治今崇福镇)东北三十六里,南北相距二十余里,接于桐乡之烂溪。”②在今湖北宣恩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木册长官司:车溪“《志》云,源出木册山,流

  • 广东路

    即广南东路简称。治所在广州(今广东广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贺江、罗定江、漠阳江以东地区。元至元间废入江西等处行中书省。即“广南东路”。

  • 高疃集

    即今山东烟台市西南高疃镇。旧属福山县。清光绪 《山东通志》 卷2 《舆图志》: 福山县西南有高疃。民国 《福山县志稿》 卷1 《镇集》: 高疃集 “在县 (治今福山镇) 西南三十五里”。

  • 古萧窑遗址

    又名白土寨窑址。在今安徽萧县东南二十六里青龙山南麓。以出产白瓷土著称。建于唐代,出产民用、佛用、建筑用的彩瓷。北宋达到极盛,建窑七十二座,产品畅销今苏、鲁、皖、豫等省。现尚可辨识窑址十余座。

  • 大茅峰

    在今江苏句容县东南,为茅山高峰之一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卷17:大茅峰“在崇寿观北。《旧记》云在崇僖观北独高处,昔青童道君乘飚舆少憩于此,今犹有故飚轮之迹。山之半有绣衣亭,昔三天使者衣绣衣执金册以九锡之命

  • 十五寨

    在今湖南邵阳市、邵阳县及附近之地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邵阳县:十五寨,“《志》云,邵阳县有十五砦。宋初以蛮寇抄掠,命将讨平之,置寨戍守,曰武冈、真田、白沙、水竹、界冈、三堂、罗尾、盆溪、塘儿、古限、查水

  • 北峨山

    在今广西合浦县西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2廉州府:北峨山“在府城西北一百里。以峰势嵯峨而名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