沙头
即今湖北荆沙市沙市区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梁开平二年(908),楚王殷遣将许德勋领水军击荆南高季昌,“至沙头,季昌惧而请和”。即此。
(1)古地名。在今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梁开平二年(908年),楚王马殷遣许德勋率水军击荆南,至沙头,高季昌惧而求和,即此。(2)集镇名。在浙江省舟山市区东南部、岙山岛北端。属定海区长峙乡。人口 1480,多侨属。村依山面海。经济以渔业为主。有水产加工、船舶修造、机械、冷库等厂。北有码头,班轮通市区。
即今湖北荆沙市沙市区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梁开平二年(908),楚王殷遣将许德勋领水军击荆南高季昌,“至沙头,季昌惧而请和”。即此。
(1)古地名。在今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梁开平二年(908年),楚王马殷遣许德勋率水军击荆南,至沙头,高季昌惧而求和,即此。(2)集镇名。在浙江省舟山市区东南部、岙山岛北端。属定海区长峙乡。人口 1480,多侨属。村依山面海。经济以渔业为主。有水产加工、船舶修造、机械、冷库等厂。北有码头,班轮通市区。
在今广西桂林市伏波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临桂县:木龙洞“在城东癸水门外。《志》云:洞北去伏波岩四百步许,西望叠彩岩百步许,孔道通行,如砥如矢,驱车飞盖,绰然有余,旁复有小洞相通”。
亦名丹山、丹神山。在今四川资中县西北五里。《元和志》 卷31: 丹山县 “取界内崇丹山为名”。
在今山东邹城市西南五十二里。《元和志》卷10任城县: 承注山 “在县东南七十六里。女娲生处。按今山下有女娲庙”。光绪 《山东通志》 卷24谓即 “承雀山” 之讹。
即今故宫。在今北京市中心。明、清两代皇宫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: “永乐四年闰七月,诏建北京宫殿修城垣。十九年正月告成,宫城周六里一十六步,亦名紫禁城。” 其南正门名午门,北门为神武门,东为东华门,西为西
西晋太康元年 (280) 改平昌县置,属东阳郡。治所即今浙江遂昌县。隋初废,后复置。唐武德八年 (625) 又废,景云二年 (711) 复置,属括州(后改处州)。元属处州路。明、清属处州府。民国初属浙
唐开元十七年 (729) 置羁縻州,属黎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甘洛或汉源、石棉等县境。北宋以后废。
明置,属宁夏中屯卫。即今宁夏贺兰县西北虞祥村。
即今广东电白县北沙琅江。《清一统志·高州府一》:三桥河“在电白县(治今电城镇)西七十里。其源有三:一为丫髻山源,一为连峒山源,一为雷昙山源,三水交会南流为三桥河,又西南经茂名县合罗江,至吴川县入海”。
在今湖南湘阴县北七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长沙府二》: 武穆屯 “宋高时,杨么据洞庭,岳飞讨之,屯兵于此,因名”。
1913年改绵州置,属四川西川道。治所即今四川绵阳市。以治地在绵山之阳故名。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城濒涪江西岸,为水陆冲要,自剑阁而南,至此地势始平,为川西著名大县。昔有 “蜀道咽喉”,“剑门锁钥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