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泰州市

泰州市

1949年当地解放后由泰县析置,隶苏北行署区。治泰州城 (今江苏泰州市)。1949年4月至1950年苏北行署区驻此。1952年改属江苏省。


简称泰。在江苏省中部、新通扬运河两岸、南濒长江。面积5790平方千米(市辖区428平方千米)。人口503万(市辖区61.6万)。辖海陵、高港2区,代管泰兴、姜堰、靖江、兴化4市。市人民政府驻海陵区。西汉元狩六年(前117年)置海陵县,治今市,属临淮郡。东晋义熙七年(411年)为海陵郡治。五代南唐昇元元年(937年)置泰州。明嘉靖《惟扬志》谓“取安泰之义”。宋属淮南东路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改为泰州路,二十一年复为州,属扬州路。明、清属扬州府。1912年废州为泰县。1949年设泰州市,与泰县分治,为苏北行署驻地。旋迁苏北行署于扬州市,改为泰州专署驻地。1950年5月并入泰县;同年10月市、县分治,复设泰州市。1952年底改属扬州专区。1954年改为省辖市。1958年市、县再度合并,名泰州县。1962年再度分治,复名泰州市。1970年属扬州地区。1983年为省辖县级市,由扬州市代管。1996年升为地级市,将扬州市代管的泰兴、姜堰、靖江、兴化四市划归泰州市代管;原县级泰州市改置海陵区。地处江淮平原,南部为沿江高沙地区,北部为里下河低平原。新通扬运河、通扬运河、如泰运河等流经境内。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市郊农产有稻、小麦、棉花、油菜籽、大豆、蔬菜等。特产银杏。有轻型机械、冶金、制冷、电子、仪表、化学、医药、纺织、建材等工业。是苏中水陆运输枢纽和里下河地区入江门户。新长铁路,盐靖高速公路及宁通、江海公路经此。长江、卤汀河、南官河通航运。名胜古迹和纪念地有梅兰芳公园、日涉园、光孝寺、扬郡试院、南北山寺大殿、奎文阁、梅兰芳史料陈列馆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摆城

    即今新疆拜城县。顾炎武 《天下郡国利病书》 卷117 《西域土地人物略》: 土力苦扯城,“其城东至摆城四十里”。

  • 汎水江

    在今广西贵港市南三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11贵州:汎水“在县之南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8贵县:汎水江“北流入郁。一名度中口”。

  • 白沙窝

    在今安徽阜阳市西北三十里。《宋史·刘锜传》:南宋绍兴中,“金人围顺昌,锜豫于城下设伏,擒千户阿黑等二人,诰之,云:‘韩将军营白沙涡,距城三十里。’锜夜遣千余人击之,连战,杀虏甚众”。

  • 虞山

    ①一名吴山。中条山支脉。在今山西运城市东南,跨夏县、平陆界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沙涧水“北出虞山,东南径傅岩”。②又名海隅山、海禺山、海虞山、海巫山、乌目山。在今江苏常熟市 (虞山镇) 西北。《越绝书

  • 安福州

    元元贞元年(1295)升安福县置,属吉安路。治所即今江西安福县。明洪武初仍降为安福县。元元贞元年(1295年)升安福县为州,治今江西省安福县。属吉安路。辖境相当今江西省安福县地。明洪武初复降为县。

  • 文殊寺集

    即今河南光山县西南三十二里文殊乡。清尹耕云《豫军纪略》卷3:咸丰五年(1855)五月,清军攻克光山县城,“初九日,追至文殊寺”。

  • 归诚州

    ①唐置羁縻州,属邕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广西右江流域。北宋改为归城州。②北宋改归诚羁縻州置,属邕州右江道。治所在今广西右江流域。后废。

  • 下沙溪桥

    在今四川涪陵市南二十五里。民国《涪陵县续修涪州志》卷5:下沙溪桥“为驿递通衢,明张与可捐修”。

  • 泉洞

    在今贵州万山特区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2思州府黄道溪长官司: “泉洞在司西七里。崖壁千仞,瀑泉飞泻,下成溪河,以艇从旁入,洞广容百人。”

  • 丹州

    西魏废帝三年(554)改汾州置,治所在义川郡义川县(今陕西宜川县东北郭下村)。因丹阳川为名。辖境相当今陕西宜川县地。隋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元年(618)复置,治所在义川县(今宜川县东北,后移今宜川县治。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