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涣北县

涣北县

北魏改铚县置,为临涣郡治。治所在今安徽濉溪县西南七十里古城乡。北齐改为临涣县。


古县名。北魏置,治今安徽省濉溪县西南临涣镇。属谯郡。北齐改名临涣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东清河郡

    南朝宋置,治所在般阳城(今山东淄川市西南淄川城)。北齐废。南朝宋刘裕置,北魏治盘阳城(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区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、博山等区。北齐省。

  • 慎公祠

    在今江西宁冈县东南茅坪。原为谢氏慎公祠,是一栋砖木结构的老式祠堂。祠后是八角楼。1928年5月22日,湘赣边界党的第 一次代表大会在此举行,选出毛泽东为特委书记,朱德、陈毅、谭震林、陈正人、袁文才、王

  • 永乐渠

    在今安徽寿县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寿州安丰县:“东北十里有永乐渠,溉高原田。广德二年,宰相元载置,大历十三年废。”

  • 沈山

    即今浙江省海宁市(硖石镇)东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1海宁县:“以刘宋沈景葬此而名。”

  • 哈拉苏

    即今内蒙古扎兰屯市西北哈拉苏镇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 布西直隶厅有 “哈拉苏” 等车站。“哈拉苏” 为蒙古语 “哈拉乌苏” 的音转,意为 “黑水”。

  • 焉耆道

    1920年由阿克苏道的焉耆、轮台、尉犁、婼羌、且末和迪化道的鄯善、吐鲁番置,属新疆省。治焉耆县 (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)。辖境约当今新疆吐鲁番地区及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。1928年废。1920年4月由阿

  • 大名县

    五代汉乾祐元年(948)改广晋县置,为大名府治。治所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北大街乡(旧府城)。北宋熙宁六年(1073)并入元城县。绍圣三年(1096)复置,属大名府。政和六年(1116)徙治南乐镇(今大名县

  • 栒邑县

    ①秦置,属内史。治所在今陕西旬邑县东北二十五里职田镇。汉属右扶风。西晋改名邠邑县。②1914年改三水县置,属关中道。治所即今陕西旬邑县。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1964年改为旬邑县。古旧县名。秦置,治今

  • 紫麟山

    在今湖南攸县东六十里。光绪 《湖南通志》 卷15引《旧志》: “汉、晋间有葛、苏二仙,跨紫麟入山。旧名麒麟峰,亦名紫麟峰。宋赵永言《紫麟峰》 诗: 千仞奇峰薄上清,葛洪于此尚留名。”

  • 邵源镇

    一作邵原镇。即今河南济源市西八十九里邵原镇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作“邵源镇”,置巡司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