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淮阳城

淮阳城

①在今江苏淮阴县西南废黄河南岸。《水经·淮水注》 载: “淮水又东径广陵淮阳城南,城北临泗水,阻于二水之间。《述征记》: 淮阳太守治。自后置戍,县亦有时废兴也。” 为南北战守要地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梁天监五年 (506),将军萧昞 “击魏徐州,围淮阳”,败还。即此。

②即今河南淮阳县城。西汉初为淮阳王封国,都于此。东汉改为陈国。《寰宇记》 卷10引 《晋地道记》: “陈城西南角有淮阳城。汉淮阳国城也。”


在今江苏省淮安市西南。南朝齐泰始二年(466年),皇室内乱,徐州刺史申令孙据淮阳,降于薛索儿,即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武家站

    亦名武家穴站。元置,在今湖北武穴市。元 《析津志》: 天下站名有 “武家”。

  • 灵溪水

    ①一名零水。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(故江陵县)西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江水又东径燕尾洲北,合灵溪水,水无泉源,上承散水,合成大溪,南流注江。”《晋书·刘毅传》:桓玄死后,“桓振、桓谦复聚众距毅于灵溪”。

  • 宜宾镇

    北宋熙宁四年 (1071) 废宜宾县置,属僰道县。在今四川宜宾县西北八十六里蕨溪镇北宣化坝。宣和元年 (1119) 改置宣化县。

  • 滚卓克宗

    即贡觉宗。在今西藏贡觉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 喀木诸城: 滚卓克宗城 “在巴塘城北二百八十里”。

  • 上疁村

    在今浙江宁海县西北四十三里上辽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咸通元年(860)五月,东路军破裘甫将领“孙马骑于上疁村”。即此。在今浙江省宁海市西北。唐咸通元年(860年),裘甫起义军被王式部所攻,一部分退守于此

  • 三兜谷

    在今青海尖扎县西北。《后汉书·西羌传》:章和年间,护羌校尉傅育击烧当羌,“夜至建威南三兜谷,去虏数里,须旦击之,不设备。迷吾乃伏兵三百人,夜突育营”,杀之。

  • 王堌堆集

    即今山东鄄城县治鄄城镇。旧属濮县,民国时有县佐驻此。1931年于此置鄄城县。

  • 蓝田

    ①战国楚邑。在今湖北钟祥市西北。《战国策·魏策四》: “秦果南攻蓝田、鄢、郢。”②在今广东揭东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 · 潮州府》 “桃山隘” 条内: “蓝田隘在县北,旧皆为戍守处。”(1)古邑名。战国楚

  • 葛峨镇

    亦作葛万镇。唐置,属荔浦县。在今广西蒙山县东南陈塘镇沙灵。唐武德五年 (622) 置东区县于此。《元和志》 卷37东区县: “葛峨镇在县城内。” 北宋废葛峨镇。古镇名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山县东南。唐

  • 永昌路

    元至元十五年(1278)置,属甘肃行省。治所即今甘肃永昌县。辖境约当今甘肃黄河以西、山丹河及山丹县以东地区。明洪武三年(1370)改置永昌卫。元至元十五年(1278年)置,治今甘肃省永昌县。属甘肃行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