瓦房镇
即今吉林洮南市西北瓦房镇。民国熊知白《东北县治纪要》辽宁洮南县:“县属瓦房,距县治西北一百十里。距洮安县西八十里。”1946年为姚北县治。
在吉林省洮南市西北部。面积248平方千米。人口2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瓦房,人口1090。因始有崔姓三间瓦房而名。1946年为洮北县治。1949年为瓦房区,1956年设镇,1959年改公社,1983年改乡,1984年复镇。产玉米、大豆、葵花子。有制砖厂和砂石场。洮镇公路经此。有清白塔遗址。
即今吉林洮南市西北瓦房镇。民国熊知白《东北县治纪要》辽宁洮南县:“县属瓦房,距县治西北一百十里。距洮安县西八十里。”1946年为姚北县治。
在吉林省洮南市西北部。面积248平方千米。人口2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瓦房,人口1090。因始有崔姓三间瓦房而名。1946年为洮北县治。1949年为瓦房区,1956年设镇,1959年改公社,1983年改乡,1984年复镇。产玉米、大豆、葵花子。有制砖厂和砂石场。洮镇公路经此。有清白塔遗址。
在今湖南湘乡市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汉乾祐三年 (950),楚 “马希萼又遣群蛮攻迪田。八月,戊戌,破之,杀其镇将张延嗣”。在今湖南省湘乡市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汉乾祐三年(950年)七月,楚“马希
北宋熙宁元年 (1068) 置,属镇戎军。在今宁夏固原县北三十五里陆家古城堡遗址。金属镇戎州。元废。
北齐置,属广安郡。治所在今山西兴县西北四十里黑峪口村南。隋开皇三年 (583) 属石州,大业四年 (608) 改为临泉县。古县名。北齐置,治今山西省兴县西、黄河东岸。属神武郡。隋大业四年(608年)改
即今新疆乌鲁木齐市东北水磨河。有泉出石穴,水势奔涌。旧多设水力磨于此,因名。清宣统《新疆图志》卷79:迪化县“城东十里水磨沟。水木明瑟为近郊胜地”。(1)景区名。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东北部。风
唐置,治所在哥勿城 (今吉林通化县境)。后废。唐羁縻都督府名。约置于总章元年(668年),治哥勿城(今吉林通化市三合堡)。属安东都护府。辖境相当今吉林省通化、白山等市。后废。
亦名鱼津、鱼凫津。在今四川南溪县西。《寰宇记》 卷79南溪县: 鱼津,“按 《郡国志》 云:南溪县西三十里,有津。津南有鸳鸯圻也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0南溪县: 鱼符津 “在县西三十里。亦曰鱼凫津。津
1925年由东临道分置,属山东省。治所在聊城县(今山东聊城市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聊城、阳谷、莘县、冠县、茌平、高唐等市县地。1928年废。
明嘉靖六年 (1527) 置,属灵州守御千户所。即今宁夏吴忠市西南金积镇。清同治间,回民马化隆、白彦虎据此反清。同治十一年 (1872),清政府将回民起义镇压下去之后,于此置宁灵厅。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
又名银淋堰。唐景福初筑,在今江苏高淳县东东坝镇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7建康府: 银淋堰,“《续志》 云,苏、常承中江下流,常病漂没,故筑银淋五堰以窒之,自是中江不复东,而宣、歙皆自芜湖以达于大江。又以石
明置,属越嶲卫。在今四川越西县北四十里。明曹学佺 《蜀中广记》 卷34 《边防记》 越嶲卫:“利济驿十五里为青冈关。 关北通儿姑青冈, 南通广洪鱼洞诸寨,越嶲之门户。” 清置青冈关汛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