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泉寺
在今湖北宜昌市西南十里。南宋陆游《入蜀记》:“以小舟游西山甘泉寺, 竹桥石磴,甚有幽趣。有静练、洗心二亭, 下临江, 山颇疏豁。”
在今湖北省宜昌市西南。南宋陆游曾游此,《入蜀记》:甘泉寺竹桥石磴,甚有幽趣,有浄练、洗心、二斋,下临江山颇疏豁,即此。
在今湖北宜昌市西南十里。南宋陆游《入蜀记》:“以小舟游西山甘泉寺, 竹桥石磴,甚有幽趣。有静练、洗心二亭, 下临江, 山颇疏豁。”
在今湖北省宜昌市西南。南宋陆游曾游此,《入蜀记》:甘泉寺竹桥石磴,甚有幽趣,有浄练、洗心、二斋,下临江山颇疏豁,即此。
即今新疆伊吾县西北托勒库勒。《清一统志·镇西府》: 图尔库勒海 “在府城东三百里。周回五十里。源出天山北麓,西北流五十里,潴为大泽,即古盐池海也。天山北之水,以巴尔库勒、图尔库勒为最大”。
在今福建福清市南江阴镇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7)移南日巡司于此,改名江口巡司。
即长塘湖。又名洮湖。在今江苏溧阳市东北、金坛市南。《寰宇记》卷92常州宜兴县:长荡湖“在县西一百里。……《舆地记》云:洮湖即长荡湖也。 《江赋》云:具区、洮、滆, 皆此也”。古称长塘湖,又称洮湖。在江
即今甘肃古浪县治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长安元年 (701),涼州都督陇右诸军大使 “ (郭) 元振始于南境硖口置和戎城”。即此。即今甘肃省古浪县。唐时于此置和戎城。
①一作雁门。战国魏地。在今山西河津市南。《史记· 六国年表》: 秦孝公二十三年(前339),“与晋战岸门”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 魏哀王五年 (前314),“秦使樗里子伐取我曲沃,走犀首岸门”。②战国韩
在今山西潞城县东北神头村。《清一统志·潞安府》: 神头镇 “在潞城县东二十里”。(1)在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东北部。面积162平方千米。人口3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东神头。人口1540。因附近有神头泉,故
即今台湾澎湖岛马公市。明天启二年(1622)荷兰殖民者侵掠沿海,曾筑城于此。连横《台湾通史·独立纪》:“澎湖之妈宫、西屿,互相对峙,中隔海程二十里,最为扼要。”
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十五里、汉长安城东隅。本秦之兴乐宫。西汉高祖五年(前202)重加扩建,改名长乐宫。由前殿、临华、长信、宣德、温室等十四个宫殿组成,周回二十里。七年(前200)宫成, 自栎阳迁都长安居
即内蒙古乌拉特后旗。
古城名。又作大栅。即汉时索城。在今河南省荥阳市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宋元嘉二十九年(452年),“鲁爽与魏豫州刺史拓跋仆兰战于大索,破之”。胡三省注:“杜预曰:成皋东有大索城。京相璠曰:京县有大索亭、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