粤州
唐贞观四年 (630)置,治所在龙水县 (今广西宜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宜州市大部及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南部地。乾封中改为宜州。
唐贞观四年(630年)置,治龙水县(今广西宜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宜山一带。乾封中改名宜州。
唐贞观四年 (630)置,治所在龙水县 (今广西宜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宜州市大部及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南部地。乾封中改为宜州。
唐贞观四年(630年)置,治龙水县(今广西宜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宜山一带。乾封中改名宜州。
在今江西吉安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吉安府庐陵县:习溪水“在府城南。源出古塘渡,由焦冈岭东合众流,至城南贯串城市名长涝水,东北入大江(赣江),此为绕城南之水。焦冈岭在府西南数里,一名天华山”。
清乾隆三十一年(1766)改镇安土巡司置,属镇安府。治所即今广西那坡县。光绪十二年(1886)改为镇边县。清乾隆三十一年(1766年)置,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。属镇安府。光绪十二年(1886年)改
①唐置,在荣州 (今四川荣县)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荣州 “有威远军”。后废。②亦作威远镇。唐置,在威远县 (今四川威远县)。《元和志》 卷33威远县: “威远镇在县城内。”后废。
①即今浙江宁波市西与鄞县界上段姚江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绍兴府余姚县: 姚江 “经县南,又东为慈溪之前江”。②古东关水。即今四川渠江支流东河上源。清道光 《城口厅志》 卷4: 前河 “自厅东二百里光头山
唐武德二年(619)置,属彭州。治所在今甘肃镇原县东南六十里。贞观元年(627)属宁州。北宋太平兴国中改名彭阳县。古县名。唐武德二年(619年)析彭原县置,治今甘肃省镇原县东南。属彭州。贞观元年(62
在今广西崇左县南江州镇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5江州: 波汉山 “在州治后。山势起伏,如波澜,因名”。
在今陕西华县西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太元十五年(390),“冯翊人郭质起兵于广乡以应秦”,移檄讨姚苌。胡三省注:“魏收《地形志》:郑县有广乡原。”在今陕西省华县西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太元十五年(390年
在今吉林农安县南小哈隆村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16:长春府北“六十里小合隆镇”。
即今河北深州市西南王家井镇。清《畿辅舆地全图》深州:王家井镇在“州西南五十里”。(1)在河北省深州市西南部。面积89平方千米。人口3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王家井,人口2080。王姓世居于此,且村中井水清
北魏平城宫殿堂。在今山西大同市北。《南齐书·魏传》 载:太武帝“所居云母等三殿,又立重屋,居其上”。此云母殿疑即《魏书·太祖纪》 所载之“云母堂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