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今甘肃夏河县境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宋永初三年(422),“秦王炽磐以折冲将军乞伏是辰为西胡校尉,筑列浑城于计罗以镇之”。胡三省注:“计罗盖即罗川之地。”十六国西秦筑,在今甘肃省合水县境。
西魏改辅剑郡置,属始州。治所在武连县(在今四川剑阁县西南八十里武连镇南五里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剑阁县西南地。隋开皇三年(583)废。西魏改辅剑郡置,治武连县(今四川剑阁县西南武功桥)。辖境约当今四川省剑
亦作九资河。即今湖北罗田县北之天堂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罗田县:九子河“在县北百二十里。源出多云山。……流入官渡河”。
在今浙江遂昌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遂昌县:龙坑岭“在县东北七十里……为县境控扼之处”。
亦作洪水河。在今新疆伽师县境。为喀什噶尔河歧流。清宣统 《新疆图志》 卷68: 乌兰乌苏河“又东入伽师县境,出龙口桥,分支为洪水河”。《清史稿·长龄传》: 道光七年 (1827),平张格尔之乱,战于沙
今广东徐闻县西南角尾镇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18雷州徐闻县:“徐闻县仍将隶角场作县治。本县于乾道七年复置。”
原名芦江。北宋后改柴桥。即今浙江宁波市东八十四里柴桥镇。清乾隆 《宁波府志》 卷8 《村市》: 县东泰邱乡有柴桥市。
在今江苏扬州市东北。明何良俊 《何氏语林》 卷21: “扬州有一赵氏,富而好客,家有明月楼,一时诸名公题咏多未当其意。后赵子昂过扬……援笔书曰: ‘春风阆苑三千客,明月扬州第一楼。’”
①西周国名。姬姓。都城在今湖北随州市。《左传》: 桓公六年 (前706),“楚武王侵随”。即此。战国初为楚所灭。近年在随州市一带发现曾国铜器,有人认为曾国即随国。②春秋晋邑,在今山西介休市东南。《左传
秦置,属九江郡。治所在今江西泰和县西北三里。《元和志》卷28:庐陵县“因庐水为名”。西汉属豫章郡。东汉兴平元年(194)改名高昌县。南朝梁废入石阳县。隋开皇十年(590)复改石阳县为庐陵县,为吉州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