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峡江
在今福建长乐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福州府:西峡江在“府东南六十里。受永福县印溪之水,流经此,接仙崎江。又东流十余里,东峡江亦流合焉。东峡即南台下流也。亦曰峡江,两山夹峙,上合诸水,下通潮汐,阔十余里,其深叵测。中流有石如砥柱,名浮焦石。下有潭,龙潜其中,俗谓之乌龙江。又东十余里即马头江矣”。
在今福建长乐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福州府:西峡江在“府东南六十里。受永福县印溪之水,流经此,接仙崎江。又东流十余里,东峡江亦流合焉。东峡即南台下流也。亦曰峡江,两山夹峙,上合诸水,下通潮汐,阔十余里,其深叵测。中流有石如砥柱,名浮焦石。下有潭,龙潜其中,俗谓之乌龙江。又东十余里即马头江矣”。
即良陈支线。从天津市静海县东北良王庄向东至天津市东南陈唐庄。
在今浙江永康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永康县:白窖岭在“县西北三十里。又三十里至茭道口,北至府城五十里,为往来之径道”。
亦作常芳县。北周建德元年 (572) 改三川县置,属恒香郡。治所在今甘肃迭部县东南达拉乡加阿卡古城址。《寰宇记》 卷155叠州常芬县: “取其地多甘松芳草为名。” 隋属同昌郡。唐神龙元年(705) 移
①即新生洲。在今湖北黄州市西北三十里。《宋史· 贾似道传》: 南宋景定元年 (1260),“大元兵拔砦而北,留张杰、阎旺以偏师候湖南兵。明年正月,兵至,杰作浮梁新生矶,济师北归”。即此。②在今湖北蕲春
春秋山戎所建,初在今山西太原市东。《左传》:襄公四年(前569),“无终子嘉父使孟乐如晋,因魏庄子纳虎豹之皮,以请和诸侯”。又昭公元年(前541),“晋中行穆子败无终及群狄于大原”。即此。后迁今天津市
明置,属石泉县。在今四川北川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3石泉县: 奠酒哑堡 “亦在县西。其相近又有平番、赤土诸堡,皆控扼白草番之处。嘉靖二十四年,白草等一十八寨番蛮聚众于羊角、白泥一带,劫掠攻陷平番、
唐永徽元年 (650) 以葛逻禄右厢部落置,属瀚海都督府。治所在今蒙古国西境巴彦乌列盖省一带。显庆三年 (658) 改为狼山州。唐羁縻都督府。永徽元年(650年)以突厥歌逻禄右厢部落置,属瀚海都护府。
又名新州、永福场。即今贵州遵义县东北新舟镇。1932年始置新舟镇。
西汉置,属千乘郡。元朔四年 (前125) 封齐孝王子燕为被阳侯。治所在今山东高青县东南高城镇。东汉世祖时封欧阳歙为侯。后省。被,又作披。西汉元朔四年(前125年)武帝封齐孝王子燕置,治今山东省高青县东
①在今山西武乡县东南八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3武乡县:八角山“以山形八角而名”。②在今甘肃陇西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9巩昌府陇西县:八角山“在县北八十里,以山岩层峙而名”。《清一统志·巩昌府一》:“在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