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舞阳县
①北魏孝昌中,为襄州期城郡治。治所在今河南舞钢市西。东魏改为临舞县。
②北魏天安元年(466)置,属襄城郡。治所在今河南舞阳县西北。正光中废。东魏兴和二年(540)复置,属广州定陵郡。后废。
古县名。北魏孝昌中置,治今河南省舞阳县西。属襄城郡。东魏改为临舞县。
①北魏孝昌中,为襄州期城郡治。治所在今河南舞钢市西。东魏改为临舞县。
②北魏天安元年(466)置,属襄城郡。治所在今河南舞阳县西北。正光中废。东魏兴和二年(540)复置,属广州定陵郡。后废。
古县名。北魏孝昌中置,治今河南省舞阳县西。属襄城郡。东魏改为临舞县。
即今新疆呼图壁县西北马桥城。清同治初,居民尝筑堡避兵于此。
即今福建仙游县西南十里龙华镇。宋为龙华镇。
亦名大巴岭山。在今陕西南郑县南、四川南江县东北,为米仓山南支。《寰宇记》卷133兴元府南郑县:“大巴岭山在县西南一百九里。《水经注》云:廉水出巴岭,北流经廉州。又《周地图记》云:此岭之南是古之巴国也。
在今湖南临武县西南三十里。《宋史·蛮夷传一》:北宋庆历三年(1043), 桂阳蛮“出桂阳蓝山县华阴峒, 害巡检李延祚、潭州都监张克明”;五年(1045),“蛮复入寇,与胡元及右侍禁郭正、赵鼎、殿侍王孝
在今山东高密市西北二十五里。 《方舆纪要》卷36高密县:九穴泊“泊有九沟,因名”。
北宋置,属巩州。在今甘肃通渭县境。后废。
在今陕西三原县西北。《元和志》卷1三原县:天齐原“在县西北二十五里, 上有天齐祠”。《寰宇记》卷31三原县:天齐原“西连嶻山”。
在今广东番禺市东北茭塘。明洪武三年(1370) 置茭塘巡司于此,清移驻新造汛 (今番禺市东北新造镇)。
即今江西湖口县南皂湖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5九江府湖口县:皂湖“聚群川之水入彭蠡湖。旁有巨石,色黑如铁,因名。支流为土目湖,接都昌县界,商贾舟楫,道皆出此”。
明置,属永昌卫。在今甘肃永昌县西。《皇明职方地图》 卷中有 “高古城堡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3永昌卫 “乐善堡” 条下谓 “高古堡”,明 “天启中设守备驻守于此”。清设游击千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