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那曲县

那曲县

在西藏自治区北部。属那曲地区。面积1.6万平方千米。人口8.3万。辖1镇、19乡。县人民政府驻那曲镇。那曲,系用汉字译写的藏语地名,意为“黑河、黑水”。名称源于流经境内怒江上游的那曲(河)。清代曾把这一藏语地名,以蒙古语用汉字意译作喀拉乌苏、哈拉乌苏、喀喇乌苏,还译成纳曲卡、那克楚、那曲卡。元为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辖地。明属乌思藏行都指挥使司辖区。清统治西藏后,于乾隆十六年(1751年)始置坎囊宗。后演变更名为意译的黑河宗,而后又音译为那曲宗。属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辖。1942年在现那曲地区范围内置“绛曲基巧”(藏北总管),那曲宗归其辖。当时那曲宗(黑河宗)辖巴尔达、桑雄、安多等七大部落。1960年改设黑河县,属那曲专区。1965年改称为那曲县。1970年属那曲地区。地处唐古拉山南麓与念青唐古拉山北麓。地形以山地为主,间有盆地。平均海拔 4500 米。属高原亚寒带气候。为纯牧业县,畜产有牦牛、藏系绵羊及马匹。野生动物有岩羊、藏野驴、猞猁、狐狸、水獭、旱獭、獐、熊等以及黑颈鹤、藏雪鸡等禽类。产冬虫夏草、贝母、雪莲、瑞香狼毒等药材。矿产有铬、铅、锌、铁、锑、沙金、硫、煤等。有汽车修配、民族制帽、粮油食品加工、皮革加工等厂。青藏铁路(在建)和青藏公路、黑昌公路、黑阿公路交叉穿越县境。名胜古迹有孝登寺。每年8月有赛马节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淡马锡

    即单马锡。今新加坡。《郑和航海图》 作淡马锡。

  • 柯舜山

    即舜山。今江苏无锡市西郊惠山。清光绪《无锡金匮县志》 卷2: 舜山 “其西为柯山,两山连而其峰相望,土人合名之曰舜柯山。

  • 永平镇

    ①唐改延平军置,即今福建南平市。五代晋开运初闽王延政于此置龙津县。②即今陕西延川县西北永坪镇。1934年西北革命根据地置赤光县治此。(1)古镇名。唐改延平军置,即今福建省南平市。五代晋开运初闽王延政改

  • 乐共城

    北宋元丰五年(1082)于乐共坝置,属泸州。治所即今四川兴文县西北共乐乡。一说在今五里乡营盘村。《宋史·赵遹传》:政和五年(1115),“乐共城监押潘虎,诱杀罗氏党族首领五十余人,其族蛮愤怒,合(卜)

  • 旅顺口

    在辽宁辽东半岛南端、大连市西。古为山东人渡海至辽东的顺路,故名旅顺。明置旅顺口关于此。明 《辽东志》 卷2: 旅顺口关在 “ (金州) 卫南一百二十里。海运舟至此登岸”。后金天聪七年(1633) 六月

  • 庄浪路

    元初置,属陕西行省。治所即今甘肃庄浪县西北南湖镇。大德八年(1304)降为庄浪州。元初置,治今甘肃省庄浪县(水洛城)西北南湖。初隶甘肃行省,至元二十六年(1289年)改隶安西行省(陕西行省)。辖境相当

  • 由隘

    土名竻竹根。在今广西凭祥市南,接越南界。清设兵驻防,乾隆五十五年(1790)曾开关通市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凭祥市南。清时设兵驻防,乾隆五十五年(1790年)于此开关贸易。

  • 荣隐山

    在今四川荣县西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60荣州: 荣隐山,“ 《九域志》 云: 荣隐山上有荣隐先生修道山。《图经》 云: 在县北三十里,石壁间今有形像尚存,俗呼为道士影。又有钟飞,在山东五里绝崖之上,俗呼

  • 鼓楼隘

    亦作鼓楼堡。即今江西南康县西北鼓楼隘。《清一统志·南安府》: 鼓楼隘 “在南康县西北五十余里,接上犹县界”。

  • 乌赤

    一作倭赤。即今新疆乌什县。清徐松《西域水道记》卷2:乌什城据默尔彻尔山,“回语谓山石突出为乌赤,乌什即乌赤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