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香港

香港

在今广东珠江口东、深圳市南,包括今香港岛、九龙半岛及附近海域诸岛屿,即香港、九龙和新界。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。东晋至唐属宝安县,明、清属新安县。清道光二十年 (1840) 英国侵略者发动***战争,次年武装占领香港岛,二十二年(1842) 强迫清政府签订 《南京条约》 (《江宁条约》),割去香港岛 (面积为79.77平方公里)。咸丰六年(1856) 英、法联军发动第二次***战争,十年(1860) 英国迫使清政府签订 《北京条约》,又割去九龙半岛尖端九龙司 (面积为11.7平方公里)。光绪二十四年 (1898),英国乘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之机,迫使清政府签订 《展拓香港界址专条》,次年又签订 《香港英新租界合同》,强租深圳河以南九龙半岛及大屿山岛等二百多个岛屿及大鹏湾、深圳湾等大部分海域 (后统称新界,面积为984.53平方公里),租期九十九年,至1997年6月30日期满。至此,香港地区面积由79.77平方公里扩展为1076平方公里。英设殖民总督进行统治,作为继续扩大侵华的基地。1941—1945年日本武装占领香港。日本投降后仍由英国占领。1982年9月中英重开香港问题的谈判,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首脑在北京正式签订了《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》,规定: 中国政府 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”; 英国政府“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”。香港终于回归祖国。


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简称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平安侯国

    西汉置,属千乘郡。治所在今山东桓台县西北。东汉省。西汉封王舜置,治今山东省桓台县东北。东汉废。

  • 塘阳县

    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属南晋州。治所在今湖北黄梅县境。八年 (625) 废。

  • 高明县

    明成化十一年 (1475) 析高要县置,属肇庆府。治所在高明镇 (今广东高明市西明城镇)。明郭子章 《郡县释名》 广东卷: 高明县 “从 (高明) 司名也。南地渐高,如高要、高凉、高明,皆此义也”。民

  • 建窑

    在今福建建阳市东北水吉镇南池中后井村一带。蓝滨南 《景德镇陶录》 卷7: 建窑 “古建州窑也。出宋代,为今之建宁府建阳县,始于建安,后迁建阳,入元犹盛”。此窑创建于唐末五代,盛于两宋及元。发掘面积为1

  • 哥基川

    即吐延川。今陕西延川县北秀延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7延川县: 吐延川 “一名哥基川。番语亦谓之濯筋水”。

  • 白雾隘

    即白雾团。在今湖南溆浦县北六十里。

  • 纱笼山

    在今福建邵武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邵武府邵武县:“纱笼山在城东数里。群峰攒抱,中一峰独高而直。”

  • 东阳卢宅

    在今浙江东阳市城东郊,为一组大型的明、清住宅建筑群。主要有“肃雍堂”,“世德堂”、“大夫第”、“世进七第”、“五台堂”、“冰玉堂”、“柱史第”等。肃雍堂是卢氏大族的公共厅堂,梁柱用材讲究,建筑构件上布

  • 卫南镇

    金废卫南县置,属白马县。在今河南滑县东。

  • 采桑

    黄河津渡名。一作啮桑。在今山西乡宁县西黄河畔。《左传》: 僖公八年 (前652),“晋里克帅师,梁由靡御,虢射为右,以败狄于采桑”。杜预注:“平阳北屈县西南有采桑津。”亦作啮桑。黄河渡口名。在今山西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