骐县
西汉置,属河东郡。治所在今山西乡宁县东南六十里。东汉废。《寰宇记》 卷48 乡宁县: “县东南约六七十里有马头山,盖山形似马,因以为名。骐则马之骏异,盖县因山取名。”
西汉置,属河东郡。治所在今山西乡宁县东南六十里。东汉废。《寰宇记》 卷48 乡宁县: “县东南约六七十里有马头山,盖山形似马,因以为名。骐则马之骏异,盖县因山取名。”
①在今广西田林县西南,为右江上源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泗城府西林县:“右江有二源:南源曰西洋江,北源曰清水河。西洋江自云南宝宁流入县南,东北流,与北源会。”②在今云南广南、富宁两县,流入广西境。《明一
即东苑,又名兔园、梁园。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南。《史记·梁孝王世家》: “孝王筑东苑,方三百余里。” 又 《元和志》 卷7宋城县: “兔园,县东南十里。汉梁孝王园。”即“兔园”。
即峡山。在今广东清远市东北。《寰宇记》卷157广州清远县: 中宿峡“在县东(北)三十五里。谭子和修海峤志云,二月、五月、八月有潮,上二禺峡逐波返五羊, 一宿而至,故曰中宿峡”。
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(446) 改统万镇置,治所即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。太和十一年 (487)为夏州、化政郡治。西魏大统十二年 (546) 为弘化郡治。隋为朔方郡治。唐贞观二年 (628) 改为朔方县。
①在今四川崇州市西北文井江上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 卷31崇庆州: 铁锁桥,“ 《州志》: 桥凡二座,皆跨文井江。一在石柱子,一在鹞子岩。每桥用铁索十余根,上铺一板,左右各有绊索如栏杆,长各有十余丈。…
南朝梁置,治所在今湖北麻城市境。隋开皇初废。南朝梁置,治今河南省潢川县西。辖今河南省潢川县一带,北齐废。
即今西藏昂仁县治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 藏地诸城: 章阿布林城 “在日喀则城西北九百七里”。又作昂忍、将阿木凌。清康熙间置,在今西藏自治区昂仁县。
北宋时居住于南广河中上游地区的少数族部落。在今四川高县、珙县、筠连、兴文等县地。《宋史·蛮夷传四》: “南广蛮在叙州庆符县以西,为州十有四。”
在今甘肃榆中县境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0兰州金县:小龛河在“县南十五里。源出龛山,东流与浩亹河合”。
在今河南孟津县东。《后汉书·明帝纪》注引 《帝王世纪》: 原陵“在临平亭东南”。又,同书《皇后纪》: 和帝阴皇后“葬临平亭部”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河水右径临平亭北。” 即此。